治水兴邦担道义,润心筑梦育英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黄河小浪底开展实践研修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核心思想更好融入思政教学,10月17日至19日,我院全体思政课教师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展实践研修活动深刻领悟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水利精神,思政课教学注入鲜活素材。

黄河三峡,实践研修队伍“天然河道形态与流域生态观察”为主题,将抽象的“生态保护”概念转化为具象认知;济源五龙口“朱德出太行”纪念馆,党员教师通过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陈旧的实物、一页页残缺的文字资料,深入了解朱德总司令出太行的光辉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


10 月 18 日下午,全体教师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大坝开展现场教学。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师们系统了解大坝从规划论证、施工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实地观摩坝体结构、泄洪设施与发电系统,直观领略这一大国重器从攻克复杂地质条件的技术突破,到兼顾防洪、发电、调水等综合效益的功能设计,深刻体会背后蕴含的我国水利工程技术实力与建设者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参与教学的教师们一致认为,小浪底水利枢纽不仅是展现国家水利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工程,更是思政课教学的优质核心素材能为思政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落地实践提供具象、鲜活的案例支撑。将其融入课堂,既能让学生真切理解科技报国“实业兴邦”的深刻内涵,又能结合学校水利专业特色,让思政教学与专业认知同频共振,帮助学生在感悟大国水利成就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专业理想。


当晚研修班举办“2025年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研讨会”,各门课程围绕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教研室就五卷内容结合点做了代表发言。

张梅院长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把理论学习转化为政治站位、工作动力和奋斗动力,以第五卷的核心要义为指引,认真研读原著、把握要旨、学深悟透,做好课堂教学、理论宣传、理论研究工作,将相关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把第五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论述有机融入思政课各章节中讲授,充分展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

19日上午教师们前往黄河流域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官式建筑群武陟嘉应观,通过观看嘉应观建筑、碑刻和治河功臣殿,了解从西汉至清代的治河技术与精神,进一步明晰我国水利事业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研修活动落幕之际,杨建坡书记对此次实践进行深度总结,他强调本次研修精准锚定学校水利特色与思政教学的融合需求,既让教师们在黄河三峡、小浪底、嘉应观等水利地标中,实地触摸水利工程的实践价值与历史厚度,又通过“朱德出太行”红色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真正实现了“实践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双向赋能、同频共振。参与实践研修的教师们一致表示未来将融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核心内容,通过“水利案例+思政内涵”的教学转化,让课堂既有理论深度,更具水利特色与实践温度,助力学生成长为懂水利、有信念、敢担当,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认知的时代新人。


图文:乔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