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在学院会议室集中收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并全程观看阅兵盛况。这场盛典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引发全体师生热烈反响。

上午9时19分,习近平主席乘坐红旗检阅车沿长安街检阅受阅部队。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象征着中华民族14年浴血奋战的集体记忆;新型高超音速导弹、隐身战机、无人作战系统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展现了中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硬实力;空中梯队以“80”字样编队飞越广场,14道彩烟划破长空,寓意着从抗战烽火到强国复兴的壮阔征程。

观看现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们被盛典的庄严氛围深深触动,纷纷结合自身学习与研究方向展开热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在观看后表示:“此次阅兵不仅是国家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从徒步方队中‘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铿锵誓言,到装备方队中‘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无不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军队从‘小米加步枪’到‘科技强军’的历史性跨越。这为我们讲好‘强军兴军’故事提供了鲜活素材。”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贾兵强观看后表示:“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赓续传承,对英烈最好的告慰是矢志前行。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共同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从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牢固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争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思政课教师们也被盛典的庄严氛围深深触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霍贺谈到:“这既是一场穿越80载历史烟云的对话,又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坚定宣言,更是一堂立足当下鲜活的“思政课”。阅兵仪式给我们提供的多种感官刺激与群体情绪共振,打破思政课“入耳不入心”的困境。数万人同唱歌唱祖国的仪式感产生的震撼与共鸣,是任何教案都无法设计的沉浸式体验。这场具象化的国家叙事,远比教材上的文字更能触动青年学子的心灵。在新征程上,青年学子应以阅兵之辉,燃青春之志,赴强国之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李奥在观看后激动地表示:“当看到装备方队以实战化编组通过时,我深刻体会到‘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辩证关系。作为马院学子,我们既要深耕学术理论,更要走出象牙塔,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023级研究生郅灏观看后难掩激动:“当空中梯队呼啸而过,我注意到机翼下悬挂的‘和平鸽’标志。这让我意识到,中国军队的强大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守护和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建坡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艰苦卓绝的抗战史是一部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我们要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青春理想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密结合,激励青年学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同频共振,勇担时代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赵泽宏    文:白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