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十届“鉴史杯”历史情景剧大赛决赛在龙子湖校区第七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校团委共同主办,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承办,“一同”话剧吧协办。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亲临现场并致开幕词。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教研室教师代表,以及各主办单位负责人与300余名学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精彩时刻。

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在开幕致辞中深情回顾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壮阔征程。她指出,从鸦片战争的民族觉醒到辛亥革命的民主探索,从南湖红船的初心启航到新中国的伟大诞生,从改革开放的春潮澎湃到新时代的复兴伟业,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凝结着革命先辈的智慧结晶与热血奉献。“历史不应只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应当成为流淌在青年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她强调,本届情景剧大赛通过艺术化的舞台呈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生动的桥梁。她希望参赛学子能够以敬畏之心感悟历史,以创新之思演绎经典,在角色塑造中体会“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子情怀,在剧情演绎中传承“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斗志,让红色基因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新的时代诠释。她勉励青年学子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严谨的创作态度投入表演,在历史情景的沉浸式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先辈精神的感召下勇担时代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本届历史情景剧大赛自启动以来,来自全校2024级全体学生的积极响应,经过初赛和复赛的激烈比拼,最终有5个优秀剧组成功晋级决赛。为深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各参赛团队精心选取中国近现代史中扣人心弦的历史瞬间,通过富有创意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再现了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参赛选手们以精湛的表演技艺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和精神风貌。经过激烈的角逐,《革命的救赎》剧组获得一等奖;《南昌起义》《虎门销烟》剧组获得二等奖;《最后一次演讲》《时代的回声》剧组获得三等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白进伟博士在表演结束后进行点评。郑州大学音乐学院胡利恒老师在比赛现场倾情演唱《我爱你中国》为比赛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教授致闭幕词。她高度评价本届比赛的艺术水准和教育意义,并强调,历史情景剧教学作为学院“五课联动·四域融合”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成功打破了传统思政课堂的时空局限,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创新,让历史从课本走向舞台,使理论由抽象变得具体。她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轨迹深刻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希望同学们通过参赛经历,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解认知。张梅院长对师生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赓续红色血脉,将历史智慧转化为奋进力量;二是要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思政课堂实现“活起来”“火起来”质的飞跃;三是要勇担时代使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十届“鉴史杯”历史情景剧大赛,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激励师生铭记历史,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通过情景剧这一创新载体,引导师生在艺术创作中感悟历史真谛,在角色演绎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
图:徐进 文:尚群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