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晚18点,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承办、校演讲与辩论协会协办的第十一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明理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辩论赛决赛在马克思主义学院325报告厅如期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全体班子成员和各教研室主任出席并担任评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全体任课教师和来自全校各专业的学生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教授在开幕词中强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五课联动.四域融合”教学改革,我院持续推进特色学科建设,以辩论为媒介,传播正能量,引领校园文化新风尚。也是华水学子运用马列原理分析问题、锻炼思维、展示才华的良好平台。张梅指出,“明理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辩论赛已经连续举办十一届,经过不断完善,在广大师生中已具有较大影响,体现了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力度、深度和韧度。希望这项赛事越办越好、活动实效性越来越强、这张名片越擦越亮!针对此次辩论主题,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届决赛以“坚定文化自信应重视文化传承还是应重视文化创新”为主题,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深入学习,她期待辩手们能够挖掘辩题内涵,尽情发挥,以实现思维和语言齐飞,智慧和才华共舞!



本次决赛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坚定文化自信,正、反双方分别以“坚定文化自信应重视文化传承”和“坚定文化自信应重视文化创新”为观点,展开精彩论战。双方辩手巧妙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在立论、质询、对辩、盘问、自由辩论、观众提问、总结陈词等七个环节中展开激烈交锋,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高潮不断。最后决出反方获得冠军,正方获得亚军。指导教师许可在点评中分析了“明理杯”课程辩论赛选择以坚定文化自信为辩题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文化传承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没有传承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创新是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也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同时,他也总结了正反双方运用原理分析辩题的成功之处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建坡教授在闭幕词中代表学院对所有莅临领导、指导老师及参会人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对本届“明理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辩论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届辩论赛从班级海选、校级初赛、半决赛、一路走到决赛,历时两个多月,学生和任课教师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辩题,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认知,收获了友谊,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教学效果。针对决赛辩题,杨建坡强调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重要性,他指出,通过本次辩论赛,我们深刻认识到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既重视文化传承又重视文化创新。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文化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他认为,本届辩论赛是打破传统程序化组织形式,以更灵活的方式辨明真理的的一次尝试,期望学院能够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更深入、更透彻、更活跃的课程讲授,使学生终身受益。

我校“明理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辩论赛作为学校思政课“五课联动.四域融合”教学实践活动项目之一。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逻辑思辨、语言表达、临场应变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引导广大青年深入思考,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新时代思想理论、责任使命的理解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供稿人:周媛媛 图:王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