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青年教师发展座谈会暨第39个教师节庆祝活动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8日 来源:

 9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主题青年教师发展座谈会暨第39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全体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学院副院长彭慧敏主持会议。

 庆祝活动在慷慨激昂的国歌声中开始。

 会上,院长张梅首先向辛勤耕耘的马院全体教师表达了最真挚的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张梅指出,高校青年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科技工作者,更是高素质人才,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了全面促进学院青年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她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学会无怨无悔。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风雨兼程,无怨无悔。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永远怀着一颗传道授业的赤子之心。二是要学会学高身正。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学识更要有优秀的品德,要让这种“优秀”传承下去,影响学生。三是要学会任重道远。教师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精神与理想,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美好愿望,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指引心灵,以精湛的学术造诣启迪智慧。

 随后,学生代表向教龄30年以上的老教师献花,表达崇高敬意和感恩之情。

 会上,老中青教师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进行了深入交流。

 老教师代表耿进昂为大家分享了自己三十余载从教的故事。他扎根教育,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此激励年轻教师;张梅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从教经历和体会,她认为教学是立身之本,科研是前行之路,教学要与科研并重,为年轻教师传经送宝。

 中年教师代表王晓岗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出发,对自身及所有思政教师提出要求。霍贺老师用“责任、使命、担当”来回答思政教师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先生”。

 青年教师许可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和自豪,并结合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分享了自己对“思政课教师”的理解,他用一团火、一束光、一盏灯形容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坚定信仰和奉献精神。尹学俐老师围绕“暖心、欣赏、留白”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当老师的收获。周凯老师从自身一年来教学实践的角度,分享了作为新任教师如何克服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困难,为年轻教师提供了经验。朱赛老师表达了对学院的感激之情,并表示将继续为我院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生代表叶焕坪回望求学时光,表达了对马院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崇敬之意。她说,正是老师们倾注全力、毫无保留的教育和陪伴,点亮了每一位学子的成长道路,塑造着精神和品格。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和感谢就是砥砺奋进、不断超越,把老师们传授的知识、信念和品行化为立身之本和前行动力,赓续前贤、笃行不怠,不断作出无愧于师长、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续写新的篇章。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杨建坡代表学院党委对全院教职工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要求,教好书、育好人,为全院各项事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二是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创新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三是要积极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奋勇争先、再创骄人业绩,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稿来源:赵思维

图片来源:赵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