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高质量建设,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8月31日下午,我院在303会议室举行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首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文锴到会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授课教师参加备课会,会议由副院长彭慧敏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文锴认真听取了我院四位教师分别对四个教学专题的说课,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集体备课,增进研讨交流,提高教学能力这一方式,并补充讲解了一些丰富精彩的案例素材,给出了精准的专题教学指导。最后刘文锴校长对上好形策课,做好思政课教师提出要求。他提出,一是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现实性与时政性这一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各项指示精神开展课程教学,站稳政治立场。二是光荣性。大学时光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期。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使命光荣,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挑战性。“形势与政策”课既要关注当前国内外大事、要事和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又要了解事件背后的根源、国家的立场和政策。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广博的学识、正确的观点、风趣的语言才能讲好思政课。

会上,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传达了2023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专题培训的会议精神,传达了省教育厅、省思政课教指委等上级领导对全省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要求。张梅强调,我们要严格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各项要求,将我院每学期初召开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这项一以贯之的传统长期坚持下去,通过共研共讲共学的方式,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推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
会上四位教学专题主备课人袁进霞、余佳莹、耿进昂和谢文娟分别对专题《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读懂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逻辑思路、重点难点等方面进行精彩的说课,为大家分享授课思路和教学素材。
最后,彭慧敏感谢校党委对思政课的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大力支持。并号召全体教师严格按照刘文锴校长的要求上好思政课,做好大学生的青春引路人。
图:赵泽宏
文:吴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