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举办第十七届“菁英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学院“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年度工作安排,4月20日下午在325学术报告厅开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十七届“菁英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复赛暨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院党委书记杨建坡、院长张梅、副书记马凯、副院长贾兵强,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以及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比赛由副院长彭慧敏主持。
杨建坡为本次活动致开幕词。杨建坡指出,近两年学院新入职老师增多,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面临着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举办本次教学技能大赛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比赛有利于教师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激发教学潜力,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进而发挥带动作用;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良好教学氛围,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投身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与本次教学技能大赛的7位选手,均是在各教研室精心组织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比赛分为5分钟说课和15分钟的教学展示,7名参赛选手充分体现了我院教师为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创新。
学院督导组成员苗祎教授对本次比赛做点评。他充分肯定了7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年轻一代经过几年的历练已经迅速成长起来,学院的发展后继有人;但思政课教学任重而道远,希望每位思政课教师把每一节课当作比赛现场,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比赛结束后,张梅对本次比赛作总结。张梅从各位参赛教师的教姿教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强调教学比赛意义重大,是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最后,张梅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注重平时积累。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把功夫花在平时,早做准备,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二,要注重以赛促教。用好比赛这个指挥棒,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研,把教学比赛和平时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第三,要注重营造氛围。学院要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注重发挥老教师和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推动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全面提升我院思政课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本次教学比赛活动中,郝涵、许可获得一等奖,张静、张清喆获得二等奖,徐进、吴雪莹、杨帆获得三等奖;郝涵老师同时获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老师”称号。获得一等奖的两位老师将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第十七届“菁英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图文 朱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