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1月20日下午,河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形势与政策课”分教指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河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报告会,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曙光教授做客我院“求实论坛”,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为题作线上报告。报告会通过人民公开课和文华在线直播进行,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全体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5000余人观看学习。“求实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教授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高京燕致辞。高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我们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书记强调,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党委书记王清义嘱托,为了进一步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学校前期进行了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印发了相关工作通知,统筹涵盖了学习培训、集中宣讲、新闻宣传、研究阐释等方面,本次“求实论坛”是系列活动之一,后续学校还将有序组织开展“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网络培训”和“2022年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等系列活动。

为持续做好我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京燕副书记从“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安排”“要创新方式方法,把准基调导向”“要把握核心要义,理解内涵外延”和“要坚持学用结合,注重学习实效”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全体同志要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要求,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揽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职责使命,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把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各项具体任务上来,努力推动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报告会上,陈曙光教授从五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若干亮点,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观点、新论断、新内涵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首先,陈曙光教授以理论解读和实践举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道理。从“10+14+13”的内在逻辑入手,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并详细阐释了基础层面、主体层面、支撑层面蕴含的丰富内容和逻辑理路。其次,陈曙光教授具体阐释了“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在“第一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主要从“结合点、结合路径、结合成果”等方面展开,运用古今、中外等诸多案例进行深入讲解。陈曙光教授还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六个坚持”进行理论定位。以中西政党对比、疫情问题等例子展开论述“人民至上”的具体内涵,概括了“六个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最后,陈曙光教授从理论飞跃的内涵、条件、检验标准和核心力量四个维度出发,对比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进一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在交流环节,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教师就“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问题与陈曙光教授进行互动交流。

张梅院长作总结发言。张院长说,陈教授以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基础、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做一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辅导报告,对我们全面系统深入理解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科学思路和专业指导。张院长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必须学通、弄懂、悟透党的二十大报告背后的深刻道理,深刻领会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战略,努力把报告精神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
报告会后,师生们纷纷表示陈曙光教授的报告层次清晰、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催人奋进,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学通、弄懂、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能够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观点、新论断及新内涵,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文:尹学俐 赵思维、杨明月,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附:专家介绍
陈曙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特别报道》央视特约评论员。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国家思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全国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陈曙光教授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在求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等发表理论文章60多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还有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转载近百篇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5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