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2021年度党政工作述职会议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5日 来源:


202214日上午,我院在325会议室召开2021年度学院领导班子和成员述职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张梅院长饶明奇、原党委副书记杨建坡、副院长李心记分别进行述职。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景中强、校办公室信息科科长陈庆玲出席会议,我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张梅主持会议

17A06

张梅代表党委进行了述职,内容要点如下。本年度学院党委以落实全国高校党建示范高校创建任务为载体,以争创国家级党建标杆院系为目标,全面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全方位多途径深化理论学习。围绕建党百年,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每两周一次群众性集中政治学习、党支部学习、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参加报告会、朗诵党史、讲党课、实践研修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重要内容。院党委书记张梅教授和学院四位青年博士主讲的百年党史四期视频,点击率都在20万以上,目前已上线学习强国。开展了77期的线上朗诵中国共产党党史活动。二是严格落实学校议事制度。落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二级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切实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政联席会议的集体决策作用。三是认真召开学党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通过调查研究、查摆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谈心谈话、认真撰写材料等环节,充分准备,把生活会开成了明确不足、统一思想、深化团结的会议,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四是围绕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办好研究生毕业典礼、新生开学典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元旦主题文艺晚会等活动。五是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纪律建设。严格履行党建工作党委主体责任,抓班子带队伍,督促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筑牢廉政思想防线。六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通过人物学党史”,“通过电影学党史” “研究生党史宣讲团”、“研究生成长论坛”等活动,加强对研究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七是推进党支部标准化特色化建设。每个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创建主题和特色品牌,将党支部建设与教研室工作结合起来,以党支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八是加强党建阵地和文化氛围建设。投入资金对党员活动室和楼道进行改造,增强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九是做好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和程序推荐学院处级干部。选拔一批年轻博士到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岗位任职,调整补充党政管理岗人员,为学院后续发展打下了组织基础。十是做好工会、文体活动等工作。

饶明奇代表学院行政进行了述职,要点如下。本年度学院克服汛情、疫情困难,按照学校要求,按时完成了各项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任务,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此基础上,行政工作实现了以下几个新突破:一是江淮校区教学改革实现新突破。江淮校区投入使用,经过多轮充分论证,精心设计了课堂教学专题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培养方案。教育引导思政课教师克服困难,服从大局,奋力投身书院制教学改革之中,认真完成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题报告、尚德杯演讲比赛、课堂讨论等环节的教学工作,教学秩序井然,教学内容丰富,实际效果好,受到广大同学的好评。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获得新突破。在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新招聘员额制优秀硕士毕业生9人,引进博士4名,学校内部调整了批,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力量得到加强。首次实现了思政课教师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的“三单独”,完善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三是课程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全体教师认真备课,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评为国家一流金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金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获得省级精品线上课程立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被评为校级一流课程。四是教学技能实现了新突破。扎实开展岗位练兵,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饶明奇获得全国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在省级思政课教师技能大赛中,饶明奇、李心记获得特等奖,另有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五是线上教学实现了新突破。五门课程全部建成线上课程、实行线上考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获得实质性突破。六是教学研究和改革获得新突破。组织引导教师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活动,把抗洪、疫情防控中的感人事迹和体现的制度优势及时进入课堂,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有3项省级教改项目通过鉴定,1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获批重点实践项目。七是实践教学获得新突破。成功举办第九届“明理杯”课程辩论赛,第六届“鉴史杯”历史情境剧比赛,第五届“筑梦杯”微视频大赛,第八届“尚德杯”演讲比赛,受到学生欢迎。组织入住江淮校区的学生到何家冲红25军长征出发地、新县鄂豫皖根据地首府博物馆、烈士陵园、许世友将军墓、田埔大湾等红色基地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首次实现了入住江淮校区学生全覆盖。以上活动获得媒体报道多次。八是科研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本年度,学院教师在核心期刊以上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6篇,出版著作7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3项(李心记、杨建坡、化世太),省级社会科学项目立项5项。张梅等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和最具感染力奖。李心记、尹学俐2位老师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王清义教授团队获得2021年度“翻译河南”工程优秀成果特等奖,另有厅级成果一等奖4项。九是学术交流实现新突破。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开展学术讲座。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培养方案修订、博士点申报材料咨询等形式获得国内一流专家指导意见,增进了交流。先后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与经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读书报告会、“守正创新与广谱哲学创建25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光明网等媒体多次报道。十是社会服务实现新突破。饶明奇、李心记等思政课教师参与省市理论宣讲活动多场次。骨干教师在主流媒体积极发声,解读党史、创新理论。推荐骨干教师参加学术组织,积极参与活动、发挥积极作用,张梅被聘为河南省高校教指委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副主任、思政课教指委形势与政策课副主任、河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饶明奇被聘为河南省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思政课教指委研究生课委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开展系列活动,帮扶两所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张梅、饶明奇在述职中也认真分析了本年度学院党政工作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明确了2022年党政工作的努力方向。

张梅、饶明奇、杨建坡、李心记分别从德、能、勤、绩、廉及业务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个人述职。

述职结束后,与会人员对学院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了测评。(王蕊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