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参加全国“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实践教学专题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7日 来源:

8月24日上午,由全国“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思政课教学创新联盟主办、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实践教学专题集体备课会在线上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青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的1800余名思政课教师会聚于“云端”,围绕思政实践教学进行了研讨。备课会分开幕式、专家指导、主题发言、专家答疑和闭幕式等环节,我院党委书记张梅教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四课联动”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为题做主题发言,我院专兼职老师全程参加集体备课会。

在主题发言环节,我校、重庆邮电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就如何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分享和示范。张梅教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四课联动”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为题,从“四课联动”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主要做法、主要成效等5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四课联动”实践教学模式。我校通过课程联动、师生联动、教师联动、线上线下联动的系统协同原理,以本科生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思政课程互通联动为核心,拓展“课上老师精讲,课下专家活讲,校园文化常讲”的“三讲”思政课新模式,构建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同时我校还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注重资源整合、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构筑了思政课各门课程间联动、传统教学与新媒体联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联动、马院与职能部门联动的“四联动”机制,协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凸显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四课联动”实践教学模式既有效拓宽了校外社会实践教学渠道,实现了思政课统一性和多样性、显性和隐性教育的高度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又使得学生获得感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经验在省内外高校广泛推广,反响良好。在专家指导和答疑环节,北京大学陈培永研究员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夏永林教授对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进行了点评,并就具体的教学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或建议,使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321AC

张梅教授主题发言得到主办方和参会教师的一直好评,并获得优秀教学设计奖。“把各种育人因素综合放在了大思政里了,棒!”“学生获得感的成色更足”“四杯很有整体性”“厉害!四赛下来,学生能力提升不少,思政课有了良好实效性!”“思政课真正落实落地”“从内容到形式到设计满满的干货”“值得学习和借鉴”……,线上的留言不停地在刷屏,记录着与会教师对我校“四课联动”实践教学模式的认可与赞同。

据悉,“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思政课教学创新联盟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于2021年7月10日正式成立,旨在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力,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我院是首批会员之一。本次“同课异构·协同共研”实践教学专题集体备课会,邀请不同学校的专家教授进行教学设计分享与探讨,对今后持续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次备课会更让我院教师对实践教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并学习了不同学校实践课特色与经验,深受启发,收获颇丰。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思考,更要进一步关注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把握教学规律,结合办学特色进行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作用,真正把思政课打造成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关键课程。(供稿: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