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高我院教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讲好思政课的能力,4月21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刚教授在学院9110会议室,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关于《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和本院在校研究生共50多人聆听了报告。
王刚教授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讲起,介绍了微课的概念、组成要素,并用实例说明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微课,如导入型微课、叙述性微课、描述型微课、说明型微课和说理型微课等。同时,王教授还从亲身经历中对比了微课与慕课、翻转课堂的区别,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劣之处。在此基础上,王教授现身说法分析了微课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指出微课可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逻辑命题情景化,历史事件回放化,复杂过程简单化。随后,王教授从选题、教学设计、录制和剪辑、后期制作等环节,介绍了微课制作、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系列问题,并鼓励在场教师要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新局面。最后,王教授还就教学如何促进科研的问题谈了自己的感想,勉励在场师生要在教学中寻找科研的灵感和素材,从而促进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王教授的报告,紧紧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脉搏,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灵活运用各种素材,现身说法,为现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性地探讨了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为难解的现实问题,凸显了王教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上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熟练驾驭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在场师生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学院副院长张梅高度评价了王刚教授的报告,指出王教授的报告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的操作性,使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受益匪浅。之后,在场的老师又和王教授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微课制作的技术路径以及网络课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充分的交流。(王晓岗供稿)
王刚,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理论宣讲专家库首批专家。2012年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013年获得首届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江苏省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015年入选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十二批高层次人才;获201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先后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