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工作需求,8月15日至16日,韩庆祥教授主持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论证会,组织开展了《强国逻辑》丛书开题研讨,指导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申报工作,推动落实暑期重点科研任务,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工作。
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论证
一是推动前期准备工作。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申报公告发布后,经韩庆祥教授提议,马克思主义学院讨论,决定选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由校党委书记王清义教授作为首席专家、韩庆祥教授及学院相关专业科研骨干担任子课题负责人进行申报。申报工作启动后,课题组在王清义书记和韩庆祥教授的指导下,起草了10余万字的论证报告。8月12日上午,王清义书记在第三会议室主持召开了论证会,听取了各子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全面了解了课题总体论证情况和子课题论证情况,对下一步的修改完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王清义书记强调:一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进行课题论证;二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一思想精髓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三要着力突出深入理解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研究目标来进行课题设计。
二是主持召开论证会议。受王清义书记委托,8月15日下午,在龙子湖校区9110会议室,韩庆祥教授主持召开了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申报论证会。会上,结合王清义书记的意见,韩庆祥教授带领课题组通读了课题标书,从选题依据、课题框架、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到语言表达、体例规范、排版布局、标点符号、装订设计等全方位进行了指导,逐条逐句进行了讨论,对课题组每位成员提出了修改要求。
三是指导完成申报工作。多次论证后,课题组按照王清义书记、韩庆祥教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韩庆祥教授多次亲自进行了修改完善。8月底,经王清义书记、韩庆祥教授审定,顺利完成了此次国家重大项目申报工作。
二、组织完成《强国逻辑》研究开题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锻炼学术队伍,提升学术水平,今年6月,王清义书记、韩庆祥教授商定开展“强国逻辑”系列研究。计划组建17人的研究团队(王清义书记、韩庆祥教授领衔,马克思主义学院11人,郑州大学4人,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以著作的形式展开研究,具体包括:“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影响”、“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创到自主”、“中国现代化: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美好生活的逻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一种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建设强大政党”、“世界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等15部分,研究成果以丛书(15部著作)形式表现。8月10日,丛书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5名博士拟定了研究提纲。
8月16日上午,韩庆祥教授主持召开了“强国逻辑”研究开题工作。会上,韩庆祥教授带领15名博士对每个题目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从选题目的、问题分析框架、学理基础、逻辑关系和语言精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指导,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亲自修改。韩庆祥教授对进一步的修改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突出“强国逻辑”“强国理论”的论证目标,用学术讲政治;二是要注重论证的逻辑性、精准性和学理性,从政治找学术;三是要讲究体例统一、章节目分明、语言接地气,保证著作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目前,经多次修订、反复推敲、不断完善,主编审定,《强国逻辑》丛书已经进入研究和写作阶段。
三、领衔申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为进一步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8月25日,韩庆祥教授领衔申报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组建了包括王清义书记在内的创新团队。目前,申报工作已经完成。
暑期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开展,完成了几项基础性学科建设工作,锻炼了学术队伍,培养了学术骨干,为学科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杨建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