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关于邀请各级地方党政负责同志上思政课的精神,进一步拓宽教育资源,4月18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西峡县双龙镇党委书记王培庆为师生上专题思政课,题目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助推乡村振兴》。专题课由院长饶明奇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学生社团代表等160余人参加。
专题思政课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饶明奇宣布聘任王培庆书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并向他颁发了聘书。

第二阶段,王书记上专题思政课。他首先简要介绍了西峡县和双龙镇的基本情况和特色。“伏牛山水美如画,西峡香菇甲天下”,“西峡美,惹人醉,不思归”。西峡县位于伏牛山腹地,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是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中国恐龙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山茱萸之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旅游百强县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双龙镇是西峡重点乡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走在全县、全省、全国前列,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生态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宜居小镇”等多项荣誉称号,是值得高校师生认真学习研究的实践样本。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王书记的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他从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当前脱贫攻坚的成效、农村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农村土地探索“三权分离”的改革、扫黑除恶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厕所革命”带来的机遇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一对一精准扶贫中的感受,指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乡村振兴的最大政治优势,我们应充满自信。二是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他从资金、空心村、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发展、自然环境、政策上下匹配等方面,逐一深入分析乡村振兴的困境和挑战。三是当前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他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合理有效解决土地问题、不要形式主义、不能朝令夕改、要因地制宜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和应当避免的弯路。王培庆书记作为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镇党委书记,对于乡村振兴问题具有较为深入的体会和感悟。讲课中充满鲜活的事例和真挚的感情,使在场的师生深受教育、为之动容。王书记还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交流。

饶明奇院长在总结中对王书记的专题思政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王书记的这堂思政课,为广大师生读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无字之书”提供了的生动案例,深化了师生们对国情民情的了解。他希望师生们深入把握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基层、基层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怎样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干部正在干什么、能为乡村振兴做什么、对照自己还缺什么、怎么补齐自己短板等几个问题,找准努力方向,切实增长才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多做贡献!
专题思政课在热烈的掌声和对双龙镇那方水土、那方人的美好回味中结束。
主讲人简介:王培庆,西峡县双龙镇党委书记,1992年西安地质学院本科毕业,2006年长安大学工程硕士。历任武警黄金部队干部、西峡县委组织部科长。2009年起先后任重阳镇乡镇长、书记,双龙镇党委书记,有近十年基层工作经验,2017年任南阳市委党校“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