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以“新中国70年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主题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刘贵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各重点马院、各兄弟马院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媒体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论坛。我院教师彭慧敏副教授参加会议,并在分论坛作了发言分享了教学改革的相关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绩,但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中有几个体会和举措。一是发挥“领头羊”建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发挥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三带头”作用。二是重视“指挥棒”建设,严把政治关、质量关,严格教师培养和人才培养,实现严格管理与科学治理有效结合。三是注重新平台建设,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已经成为了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和打造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四是提升专业化建设,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正确处理和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在分论坛的研讨中,我院教师彭慧敏副教授对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经验进行了分享,与会学者对我校开展的高校“七育人”长效机制构建与实践、“四课联动”的教学改革等经验给予处分肯定。其他与会代表也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并一致认为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宽、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