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云端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0日 来源:

3月19日下午,我院通过网络平台召开了“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座谈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20余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负责人张梅主持。

会上,张梅带领大家学习了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精神,传达了学校党委对“把灾难当教材”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示精神和指导意见。张梅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冲在教学一线,把灾难当教材,讲好抗疫故事,把困难当磨砺,彰显中国力量,把疫情转化为教育契机,进一步弘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落实学校党委的部署要求。

与会教师围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杨建坡就如何以问题的方式把“疫情”这个“鲜活教材”融入6门思政课教学谈了认识,提出各门课程根据自身理论特点着重从哲学原理、现实问题、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等方面进行生态理念、理想信念、生命意识和道德责任教育的意见建议;李心记则以“把灾难当教材,用制度优势引领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主题,阐述了“疫情”带来的教育契机以及教学运用要求;王湘云从形势政策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把疫情融入到课堂当中,把“形势讲明白”、“把政策说清楚”;杜学礼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对中国抗疫的一系列发言的角度论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好,就是行;贾兵强着重从用好战“疫”教材、上好在线课堂、做好网络思政、抓好日常教育四个方面谈了教学心得,分享了教学经验;朱晓鸿展示了自己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中融入灾难教材生动例子,讲清个选择,帮助学生树立个自信的教学过程;李金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矛盾观、联系观的角度分析了灾难教材的灵活运用。苏淼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两个角度阐述了心得体会。其他教师代表也分别进行了发言。

饶明奇在发言中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继续上好网络课程,并不断提升线上教学技能;二要深入广泛地挖掘抗疫素材,为思政课增添更多鲜活生动的例子,增强说服力;三要善于抓住机遇开展科研工作,结合当前的抗疫工作,将心得体会转化为科研成果。

张梅总结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把疫情危机化为思政课教育契机,把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鲜活案例及时进教案进课堂,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迎难而上的民族精神等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讲好思政课,让大学生看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精神,使大学生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欧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