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研究生主题教育活动在大别山成功开展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7日 来源: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1116-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在大别山开展了实践教育活动。

11月16日,在学院领导和老师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河南省光山县东岳村,探寻国家级贫困村成为全国脱贫致富的楷模和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的成功之路。同学们参观了光山羽绒、“光山十宝”、电商平台扶贫成效和光山花鼓戏、皮影戏道具等非遗展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岳村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东岳村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研一学生张博感慨地说:“东岳村文化墙上写着‘一心听党话,生活变化大;永远跟党走,幸福有奔头’,这句话既道出了东岳村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也彰显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一名新时代党员,守初心增强本领,担使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随后,师生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参观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祖居,近距离感受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理想和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对大家进行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11月17日,伴着绵绵秋雨,师生们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在纪念碑前,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三鞠躬,深情缅怀为革命胜利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儿女。在纪念堂内,大家认真聆听革命烈士事迹。他们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深深感染着每个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师生们的心灵都受到震撼和洗礼。随后,全体党员在英烈广场,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研三学生欧东激动地说:“这次实践教学对我来说是一次真正地从思想上进行了从未有过的大洗礼。聆听先烈们的光荣事迹让我不断反思青春的价值,激励自己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承担时代使命,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集体参观后,指导老师又组织了分组研讨,谈心得和体会。彭慧敏认为,听了同学们的心得和体会,感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认同在深度和高度上统一了起来,进而落实到行动上。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之光,把红色基因传承和发扬下去,同时也见证了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四个自信”。孙石群老师说:“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思想得到了提升,认识进一步升华,是一次非常生动有效的现场教学。”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中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次探索,也是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研究生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把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真正地把主题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在思想上取得新进步、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实践上实现新收获,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一次创新。(彭慧敏供稿,于丁一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