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王文川教授参与提名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公示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1日 00:00 浏览:

由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国信华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北京市山洪灾害防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拟申报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根据《关于开展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大禹奖办字〔2020〕2号)的要求,现将拟提名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名单及其排序、成果创新点等进行公示。

公示期:2020年5月21日至2020年5月25日,共5个工作日。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推荐项目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可于公示期内书面向华北水利电大学科技处提出。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签署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非书面异议、匿名异议和公示期之外的逾期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冯文宏

联系电话:(0371)69127637

传真:(0371)65790248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

邮编:45004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科技处

2020年5月21日

附件

一、成果名称

北京市山洪灾害防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二、成果完成单位(含排序)

1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4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

北京国信华源科技有限公司

三、成果完成人(含排序)

1

周嵘

2

刘昌军

3

王文川

4

李京辉

5

张国宝

6

丁建新

7

高立东

8

李世荣

9

马明卫

10

张  云

11

李善飞

12

田济扬

13

张  淼

14

马  强

15

张佳宾

四、项目简介

(1)研究背景

北京市山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3,山洪灾害易发频发、防御难度大,山洪灾害防御问题十分突出。社会经济发展对防御山洪灾害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亟待突破北京市山洪灾害防御的关键技术。针对北京市山洪灾害防御面临的技术瓶颈和科技需求,围绕“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三个环节开展了系统研究,经持续多年研究与应用实践,因地制宜,构建北京市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大幅提升山洪精准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与水平。

(2)技术内容

1)山洪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研发;2)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与设备研制; 3)山洪灾害智慧预警平台与技术集成;4)基于自组网的社区预警、小流域自动监测预警、中小流域实时动态预报预警等三类山洪灾害防御集成应用系统构建

(3)主要创新点

1)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的山洪灾害风险识别方法,研究了山洪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构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北京市山洪灾害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2)研发了集成低功耗控制与高性能运算的双核心架构、可插拔模块化物理架构、LoRa自组网与扩频传输、Mesh多跳网络等关键技术的预警设施设备,提出了上游监测下游预警的自组网监测预警理念,提出了北京市山丘区洪水灾害静态预警和动态预警指标计算方法,构建了预警指标体系。

3)提出了基于智能算法的水文模型及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和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理论的参数优化算法,搭建了北京市山洪灾害数据库,研发了实时可扩容云服务技术,构建了基于智能监测、云服务、一纵一横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智慧预报预警平台,创新了多层次全信息链的山洪灾害实时监测预报预警技术。

(4)应用推广情况

通过多年联合攻关,形成了从机理、方法、技术到应用的系统性成果,授权专利1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2项,编写地方标准2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5篇、EI 4篇。项目提出的技术在北京市12个区县进行了全面应用,死亡失踪人口由2011-2012年的79人减少为2013-2017年的6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成果在内蒙古、黑龙江、河南、甘肃和越南、南非、阿根廷、老挝等国内外进行了推广应用,累计推广效益2.8亿元。成果可为水土流失监测、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五、提名意见

山洪灾害防御是北京市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约因素之一,严重威胁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之一。按照水利部、财政部印发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2014-2017年北京市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项目围绕山洪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研发,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与设备研制,山洪灾害智慧预警平台与技术集成,形成了基于自组网的社区预警系统、小流域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中小流域实时动态预报预警系统。项目取得了三方面原创成果:

(1)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的山洪灾害风险识别分析方法,研发了山洪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

(2)研发集成低功耗控制与高性能运算的双核心架构、可插拔模块化物理架构、LoRa自组网与扩频传输、Mesh多跳网络等关键技术的监测预警设施设备,提高山洪灾害预警发布效率。

(3)创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的山洪灾害智慧预警平台与技术集成,切实提高山洪灾害防御的效率与科学性,推动了无资料地区洪水分析技术进步。建成了适合北京市市情、社情、灾情特点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实现了北京市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项目成果内容丰富、系统完善、技术先进、创新性强。

综上,推荐申报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上一条:我校参与提名2020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公示

下一条:我校唐克东教授参与提名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