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各单位:
根据我校科技工作安排,召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我校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具体安排如下:
一、时间:2021年11月4日上午09:00
二、地点:龙子湖校区第一报告报告厅
三、会议内容:申报动员和经验交流
四、参会人员:相关学院和科研院所近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11月4日上午没课)等相关教师;相关学院和科研院所的院长、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请各单位落实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荥阳的教师不能参加动员会。
五、会议要求:请提前20分钟到达会场,佩戴口罩,会议期间请关闭通讯工具或调至静音,自觉遵守会场秩序。
科技处
2021年11月3日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议议程
一、时 间
2021年11月4日(周四)上午09:00
二、地 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第一报告厅
三、主持人
刘雪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
四、议 程
(一)刘雪梅副校长介绍主席台领导
(二)刘文锴校长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讲话
(三)柴育成主任线上作题为“科研选题及其论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报告
(四)刘俊国院士作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心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讲座
柴育成简介
柴育成,男,1957年11月生,河南省延津县人。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1993-1994年在美国Alabama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2003年被评为研究员。目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主讲《地球科学的前沿与机遇》课程,兼任《科学通报》编委、《国家科学评论》编委等。
曾兼任资助机构国际组织IGFA(International Group of Funding Agencies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和贝尔蒙特论坛(BelmontForum)中国代表、IODP科学计划与政策监督委员会(Science Planning and Policy Oversight Committee, SPPOC) 中国代表、IODP中国委员会委员、IGB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常委、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地球科学进展》副主编、《中国科学基金》编委等。
自2000年1月起主持国家基金委地学部工作18年,作为学部的第一责任人,组织、筹划了“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和优先发展领域的制定,在项目的遴选和管理机制、评价体系、推动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组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和科学研究中心等项目的立项研讨和组织实施,以及三轮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现场评估,对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特点、发展阶段、人才队伍、机遇与挑战有深刻的理解。
刘俊国简介
刘俊国,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教授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刘教授在水资源时空演变、水质型缺水评价和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三维水资源短缺理论以及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自然》、《科学》、《自然-气候变化》、《科学进展》等中英文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30余篇,出版专著/译注7部。发表文章被引用11000余次。曾担任9份国内外学术刊物执行主编、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职以及9份专刊的客座主编。
刘教授创建了中国首个聚焦生态修复的省部级一级学会-北京生态修复学会,并担任首任和第二任理事长;创建了北京科协系统首个学会联合体-北京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联合体,并担任首任主席。兼任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实践奖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十年科学计划主要负责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PantaRhei计划中国工作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曾担任第9届国际生态服务伙伴关系年会主席、首届/第二届“水文知识创新和发展中国家实践”国际会议共同主席。
2009年获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为全球首位荣获此奖的水文学家和华人科学家。2016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为南方科技大学自主培养的首位“杰青”。2017年荣获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技术传播奖”,为当年全球唯一获奖者及该奖项成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2018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入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2019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2020年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获世界科学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