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教师培训 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发布日期:2025-07-14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7月12日至14日,我校在龙子湖校区综合实验楼一楼多功能厅及1号教学楼举办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教师培训。副校长李彦彬全程关注培训进展,并亲赴AI智慧课堂工作坊现场指导,教务处处长宋刚福、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杨莉、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王建伟及各教学单位分管教学副院长、本科教学工程负责人、专业人工智能课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500余人参加培训。

26E05D


锚定目标任务,凝聚育人共识我校围绕有目标有组织的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优化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推动《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持续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7月14日,李彦彬副校长走进1号教学楼汪胡桢教室,参与“AI重构课堂·打造智慧教学新生态”实操演练。他与教师们共同体验智能助教平台全流程应用,包括教案智能生成、学情精准分析、试卷自动命制等核心功能,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指导意见。“技术工具必须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才能真正释放AI的教育价值。”李彦彬强调,教师要主动将AI技术转化为课堂创新能力,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推动人工智能在备课、授课、评价等教学全场景的务实应用,助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学新生态。

2C3886

创新形式载体,深化培训实效培训设置“主题讲座+专项研讨+实践工作坊”三大模块,首次采用“问题导向+分组实操”的互动模式,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AI智慧课堂工作坊环节,通过沉浸式实操,教师掌握智能教学平台操作技能,完成从传统教案到AI辅助教学设计的转型。培训期间,宋刚福就学校出台的《有目标有组织的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意见》(简称《意见》)进行了宣贯解读,详细介绍了《意见》出台的背景、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路径及举措。教务处副处长周冠琼就“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讨论稿)”进行了说明汇报,各学院教学院长围绕“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讨论稿)”开展专题研讨。

21C00B

汇聚前沿智慧,引领教学创新本次培训特邀西北工业大学卢艳丽教授作“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实践”主题讲座、天津大学吴亮教授作“天津大学“燧明”光学学科大模型的建设与探索实践”主题讲座、河南大学丁志伟教授作“高校地理学AI智慧教学建设的实践与共建思考 以河南大学为例”主题讲座、太原理工大学李建忠教授作“数智驱动采矿专业升级:融入新理念,植入新方法”主题讲座,天津大学杨柳作“人工智能基础及通识课程建设”主题讲座。5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核心领域开展专题授课,为教师带来跨学科、多维度的前沿视角

拓宽视野本领,激发创新动能此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实操演练—成果交流”的闭环设计,有效提升了教师AI应用能力。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干货满满”,既掌握了智能教学平台的操作技能,更明晰了AI赋能教学创新的路径方向。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向“精准化、高效化、个性化”迈进,为加速“双一流”创建注入数字化动能。



豫ICP备05002494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21号
版权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