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赓续乡村历史文脉,赋能古村振兴发展——人居科学与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师生前往鹤壁开展乡村规划课程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15:55 来源:

为深化课堂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2025年10月30日,人居科学与设计学院城乡规划2022173班学生在肖哲涛、拜盖宇、牛丽娟三位老师的带领下,赴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对西顶村和高洞沟村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基层访谈+现场踏勘”双路径收集一手资料,为后续的乡村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此次调研依托《城乡规划设计412》课程展开既是落实“党建引领实践育人”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助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与规划设计水平的重要举措。

师生在西顶村合影

师生在高洞沟村合影

此次调研的西顶村与高洞沟村,均位于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同属“北斗七星”传统古村落群,但在历史脉络与空间形态上各具特色。西顶村始建于元代,传统建筑多建于明清时期,集中连片,展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御患安居的营建智慧村内有中共林安汤边工委旧址等红色历史资源高洞沟村则充分体现了古代“背山面水、天人合一”的选址哲学,村落依山就势、层叠而上,独特建筑布局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形成“群山环抱、风澧水聚、栋宇鳞次、土厚泉甘”的鲜明空间意象。村内留存大量清代至民国时期历史建筑,“窑上窑”等特殊建造技艺传承至今,承载着我国古代商业、宗教、民俗与民居文化的多元交融印记。

调研过程中,团队有序推进“座谈交流·系统梳理村情”与“现场踏勘·精准把脉空间”两大核心环节。

座谈交流阶段两村党支部书记及姬家山乡政府工作人员、乡村产业运营公司相关人员向师生团队全面介绍了各村的人口状况、历史沿革、传统建筑保存现状、已实施的保护与文旅发展举措,以及后续基础设施提升、历史遗产活化利用等方面的核心诉求与现实挑战。同学们认真聆听,细致记录,围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核心议题,与村干部、乡村运营方展开深度研讨,碰撞思想火花

访谈交流环节

现场踏勘阶段,在村干部与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师生团队对两村的核心区域与特色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考察。调研范围涵盖了村落整体格局街巷肌理、重点传统建筑群、特色建构筑物“窑上窑”历史商道遗迹、新建民宿酒店等旅游设施以及村落周边的自然景观环境。师生通过影像记录、空间感知与多方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两个村落在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生态环境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识别了其优势禀赋与现存问题,明确保护与发展中的核心痛点及迫切需求。系列扎实的田野工作,为后续打造“尊重历史、契合实际、彰显特色、富于操作性”的规划设计方案筑牢根基。

西顶村现场调研

高洞沟村现场调研

本次调研活动将课堂理论知识与乡村实践场景深度融合,是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践行“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沉浸式考察与面对面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更深化了对传统村落文化价值与发展复杂性的感性认知;在直面并尝试解决乡村规划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提升,更培育了心系乡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