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六届“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由建筑学院教师李矗指导的2019级建筑学学生罗意满、罗凡、赵阳、裴少宇所做竞赛作品《花儿·盒子·周期——疫情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农场社区》获得优秀奖。
在第十三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课程设计中,由建筑学院教师卢素英指导的2018级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常远所做竞赛作品《村庄的救赎——基于乡村垃圾治理背景下的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获得荣誉奖。
《花儿·盒子·周期——疫情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农场社区》作品简介


第六届“中联杯”设计竞赛主题为“未来社区”,旨在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为背景,以人本的发展为核心,以未来社区场景的营建为手段,创造未来全新社区场景和场域。
1.设计策略
将种植功能带入城市的高楼大厦之中,用巨型框架解放内部空间,将“梯田”引入建筑,并使用装配式的生活模块填充。得到一个集生活种植于一体的“社区模块”。并将“社区模块”进行“分形”以此形成不同的功能。在这个社区里,可以有自己的小家,自家的花园菜地,还有可以逛街的商场以及散步的室外景观花园等等。人们足不出“楼”就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可以感受乡野气息带来的放松。人们也可以使用小程序来实时监测建筑的运行状以及疫情状况或者定制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种植空间。
2.设计展望
在未来的进程中,建筑或许会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退出居住环境的舞台,但是仍然可以作为一栋“垂直农场”或“垂直公园”继续为城市服务。
几十年前,城市侵占了乡村和农田,如今,也要让乡村和农田向城市蔓延……
《村庄的救赎——基于乡村垃圾治理背景下的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作品简介


园冶杯国际竞赛活动创办于2010年,面向国内外建筑、规划、景观、环艺等设计专业高校和企业展开,旨在打造最具思想性和影响力的行业竞赛,发掘和表彰优秀设计师和设计作品,提升全球设计师的创造性与影响力,促进行业国际交流与未来发展。
1.设计策略
针对以毛楼村生活、生产为中心的乡村环境,结合毛楼村现状,在乡村垃圾治理大背景下,创建一个生态、低碳循环的“垃圾景观”系统,使垃圾不出村便得到了解决,让“垃圾围村”变成“垃圾助村”,旨在打造以农业为主题,对村民的利益最大化的乡村景观旅游区景观设计,以村庄原有的资源建立节点,做到因地制宜,保持村庄原始风貌,以村庄内部的垃圾治理为基础,根据垃圾对水系、土壤、村民和游客的影响,来制定垃圾治理的策略,让村民和游客进行旅游区的垃圾分类,共同实现村庄环境的自我救赎。
2.设计展望
通过改善垃圾治理的方式、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做好游客的宣传工作,在未来打造一个垃圾能够真正循环利用,使其变废为宝,最终旅游区内部能够自我消化的治理方式,在一场救赎中探索村庄发展的最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