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管理与经济学院国家基金立项创历史新高,6项殊荣彰显科研强劲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05


近日,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相继揭晓,我院科研工作迎来历史性突破——一举斩获6项国家基金立项,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C类)2项。立项数量、层级及覆盖领域均创学院历史最佳成绩,为学校双一流创建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立项成果亮点纷呈、多点开花。李纲院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紧扣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需求,以前沿视角切入关键学术问题。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覆盖经济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多个优势学科,选题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温度;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成功获批,更是我院青年科研人才梯队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标志着青年学者已成为学院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

国家基金作为我国科研领域的“风向标”与“晴雨表”,此次历史性突破绝非偶然,而是我院坚定不移实施“三特一化”战略的必然结果。面对国家基金申报的高标准要求,学院一方面实行“分层推进、双向发力”策略,既紧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点领域突破,又鼓励青年教师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统筹优势力量攻克申报难点;另一方面搭建“内外联动、全程打磨”的培育平台,组织科研团队围绕选题、研究大纲、文稿撰写等关键环节开展多轮内部研讨,并邀请校外权威专家精准指导,平均每个申报项目经过不少于8次的反复论证修改,全力提升申报质量。

此外,学院常态化举办“明慧大讲堂”,持续邀请校外知名学者与校内青年博士分享前沿学术成果、申报经验技巧,有效拓宽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全体教师投身科研、扎实干事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此次6项国家基金的集中获批,不仅是对我院科研实力的权威认可,更吹响了学院科研事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冲锋号。下一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强化立项项目全过程管理,全力保障研究任务高质量完成,同时持续厚植科研沃土,鼓励更多教师勇攀学术高峰,以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奋力书写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崭新篇章!

获批项目相关信息详见下表。

负责人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李纲

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的多重信任危机与破解对策研究

朱涵钰

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黄河文化国内国际协同传播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

宋爱峰

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新能源跨省消纳协同增益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李小开

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下制造企业技术内卷的形成机制、社会影响及治理策略研究

柴瑞瑞

自科基金青年项目(C类)

基于行为运筹的跨部门洪灾应急救援协调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

孙蓓蓓

自科基金青年项目(C类)

跨学科合作情境下基础研究成果技术影响扩散路径与机制研究



获批项目及负责人简介

李纲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人大常委。长期从事创新与创业管理、人工智能营销等领域的研究。在《管理世界》《管理评论》、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和Journal of the Research in Interactive Marketing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近20篇发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或SSCI期刊;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持或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5项。

李纲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的多重信任危机与破解对策研究》,紧扣“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需求,以前沿视角切入关键学术问题,彰显了管理与经济学院在该研究领域的领先话语权。

朱涵钰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管理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文化数字化、文化国际传播等。主持或参与国家基金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SCI/SSCI论文多篇。

朱涵钰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黄河文化国内国际协同传播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和文化数字化战略,该研究运用传播学、管理学、情报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聚焦智媒技术赋能下的黄河文化传播,致力于构建国内国际传播系统“新范式”。


宋爱峰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主持或参与国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1部、发明专利1项。2024年度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担任多个SCI/SSCI期刊审稿人。

宋爱峰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新能源跨省消纳协同增益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双碳”战略需求,聚焦新能源跨省消纳的结构性瓶颈问题,从“绿证-电力-碳”多市场联动视角,探究新能源跨省消纳协同增益的生成逻辑及量化分配机制,挖掘适配不同区域能源禀赋的多元实现路径,为优化能源要素配置、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李小开

202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23年入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近五年以第1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SCI期刊12篇,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目;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拟立项1项。

李小开博士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下制造企业技术内卷的形成机制、社会影响及治理策略研究》从技术内卷现象出发,基于企业行为理论视角,探究生成式AI嵌入下制造企业技术内卷形成机制、社会影响及治理策略,有助于企业“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柴瑞瑞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持或参与国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UTD24 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 篇,入选 2024 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TOP5%,5 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高 PCSI 论文,担任多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审稿人。

柴瑞瑞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C类)《基于行为运筹的跨部门洪灾应急救援协调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重大社会需求和应急管理学科前沿为导向,提炼跨部门协调的行为特征,实现协同效能提升、完善跨部门协调的治理对策。

孙蓓蓓

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知识管理。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和本领域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入选2024年度知网高影响力学者、TOP5%高被引学者,担任多个SCI/SSCI期刊审稿人。

青年博士孙蓓蓓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C类)《跨学科合作情境下基础研究成果技术影响扩散路径与机制研究》聚焦跨学科合作基础研究成果,探讨其技术影响扩散规律与机制,以期深化对跨学科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互促机制的理论认识。



下一条:零的突破!管理与经济学院首次在UTD24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