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青年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委员会委员、郑州市行为科学学会监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近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及省厅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软科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城市问题》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著作3部。学术成果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主持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参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及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河南省教育教学信息交流化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多个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多次被评为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荣誉称号。
部分研究成果
“三化”融合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23.09-2026.06,20万,主持,在研。
河南省生态水利行业系统性风险传染机理与阻断策略研究,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20.01-2021.11,3万,主持,结项。
河南省“水—碳—产”耦合系统生成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22.01-2024.09,3万主持,结项。
减碳和发展双重目标下河南省高耗能制造业价值链优化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2023.06,主持,在研。
复杂网络视阈下PPP系统性风险传导机理及防控策略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05-2020.12,2万,主持,结项。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07-2023.01,2万,主持,结项。
数字化转型驱动河南省制造业韧性提升的机理与路径研究,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06,2万,主持,在研。
AIGC赋能高校在线教学的场景设计与质量控制研究,2023.05-2024.07,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主持,结项。
基河南省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河南省统计局“四经普”招标课题,2020.05-2020.09,主持,结项。
河南省适度人口规模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2021.09-2021.12,主持,结项。
时空分异视角下碳交易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6.06-2021.10,20万,主要完成人,结项。
基于虚拟资源流动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6.06-2020.11,20万,主要完成人,结项。
中国水—能源—碳排放系统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软科学》,2024年第11期。
中国高耗能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年第7期。
河经济带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与长江经济带的比较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年第5期。
城市群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时空格局演化及溢出效应研究,《生态经济》,2021年第5期。
科技投入、网络特征与生态效率——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技术经济》,2020年第6期。
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变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工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6期。
动力和能力双重视角下地方政府PPP参与差异性研究,《建筑经济》,2020年第1期。
城镇居民节水行为模式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1期。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for third-party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2019年第8期。
公民水态度—行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城市问题》,2019年第1期。
生态PPP项目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