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李书剑|供稿:侯冰)
公共管理学院于2020年10月27日中午12:30在多媒体教室7212召开“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实现”的主题党课。此次会议由刘琛璨老师主讲,学院第55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学习。

刘琛璨老师首先从国产品牌谈起,并引用任正非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了爱国与理性的关系。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与共鸣。接着,刘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关爱国主义的知识。他指出:爱国主义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虽然不同阶层爱国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刘老师也指出:作为大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也是爱国主义。当然,爱国主义并不是盲目的,反而应该是理性的。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在批判反思过程中去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而不只是盲目从众,要善于分析判断,形成自己的立场。这样有利于我们对人类、对社会、对世界有更好的认知与理解。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思乡恋土的乡土情结为重要的情感纽带。刘琛璨老师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也谈了他的认识和了解。故土家园是一个民族成长的最初环境,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维护祖国的共同利益为根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自强不息、贵和执中、群体至上为重要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刘琛璨老师也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也进行了解读。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得出的正确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代中国,爱国家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通过此次党课学习,同学们对爱国主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面对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也应该是历史的、辩证的、唯物的。在批判反思中找到合适理性的爱国方式,合理合法地流露爱国热情。我们要始终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在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继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