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胡荣教授受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我的学术生涯与课题研究》的学术报告。教师和学生代表聆听了报告。李贵成院长主持了报告会。
胡荣教授围绕其求学和学术研究经历,从求学、任教、科研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的收获。胡教授回忆了自己年少时艰苦的学习条件,在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时代,胡荣教授始终保持着勤奋苦学、刻苦努力的精神。在有限的条件下,胡荣教授凭借自身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坚强毅力,成为全班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胡教授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两次考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自此开启了研究生学习生涯。研究生毕业后,胡荣教授到厦门大学任教,凭借其突出的学术能力,连续两次破格晋升,33岁时便成为中国社会学界最年轻的教授。为进一步提升学术视野,他又赴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业完成后,胡荣教授毅然回到厦门大学,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之中,亲手创建了社会学系。在此期间,胡荣教授创立了社会单位理论,在村民自治、政治信任等领域开展实证研究,并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探索。胡荣教授强调,作为学生,我们要用这宝贵的时间去深入思考、去探索未知、去培养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思考、勇于探索,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胡荣教授的精彩分享,对我院师生大有裨益。不仅帮助学生们明确了奋斗目标,更激发了大家对于学术创新的热情和追求。
报告会结束后,与会师生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胡荣进行了互动交流。
最后,李贵成院长对本次学术讲座作了总结,并对胡荣院长为我院开展学术讲座表示感谢。本次学术讲座的顺利举办,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院教师课题申报,拓展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