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
高层次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11月5日下午,社会科学处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高层次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在7211教室进行,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五位专家:张卫东、胡静、李涛、杨瑜娴、马建强分别做了专题讲座,讲座还邀请了社会科学处杨国斌副处长为特邀嘉宾,公共管理学院吴礼明副院长主持,学校文科专业教师积极参会。
会议开始,吴礼明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各位专家,并致以热烈的欢迎。接着杨国斌副处长着重介绍了学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的目的及意义,表达了借助报告会促进师生撰写和发表高层次科研论文的殷切希望。随后,五位专家结合其期刊的定位及发展阐述了关于高层次科研论文的撰写、投稿及发表相关问题。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汉论坛》历史编辑室主任张卫东从三个方面讨论学术论文选稿与投稿的几个问题:第一,关于学术期刊,从历史发展进程、现实重要作用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二,关于选稿用稿标准,即政治标准、学术标准与社会标准三大标准,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第三,关于投稿注意事项,介绍了老师投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包括论文基本规范、熟悉所投期刊、摘要撰写等等。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汉论坛》编审胡静首先介绍了期刊哲学板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方法论方向的侧重,也强调了社会问题意识;接着从编审经验出发结合实例针对论文的标题、摘要、结构、论证到结语等整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标题应体现研究主题且醒目规范,摘要应表达出核心内容,结构应依据逻辑层次有序展开,论证时要注意语言表达,通过反复阅读不断锤炼,还应高度重视结语的撰写。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汉论坛》编审李涛阐述了学术期刊的类型、特点、要求和社会反响,详细介绍了《江汉论坛》的基本情况、用稿来源和一般流程,指出对热点、重点问题的倾向性,接着结合编辑审稿时遇到的问题做了经验分享,特别强调了论文写作中的政治标准,注意避免“硬伤”,如涉港澳台法律文件称呼等。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学习与实践》编审杨瑜娴向大家介绍了所在期刊及其投稿方式、基本要求、选用稿倾向等,指出投稿时要知己知彼,甄别、基本了解刊物需求及风格之后再投稿,提高命中率,接着围绕学术论文前言、文字表达、研究范式、格式等写作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享与建议。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马建强向大家介绍了所在期刊和自身从事编辑工作的基本情况,然后讲述了期刊与作者之间存在的衣食父母、同向并行、演员与观众三种关系及带来的供需不平衡、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的三个矛盾,建议老师们换位思考、调整思路,注意技巧,提高论文投稿成功率。
五位专家报告结束后,接着对老师们提交的稿件进行精准透彻的点评与指导,老师们表示收获颇多,对高层次科研论文的撰写、投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最后,杨国斌副处长进行总结发言,对专家们所做的精彩报告与深度交流表示真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