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明奇
男,1966年12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优秀教师,全国水利新闻宣传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形势教育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省直精神文明创建先进个人,河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术兼职有水利部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水利学会水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南水北调法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高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MPA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曾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安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法学院院长、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等职,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法与水行政管理、历史与文化、政治学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水与制度文化》、《中国水利法制史研究》等论著14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流域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河南省全面落实河长制法治保障研究》、《河南省河长制落实情况调查》、《设立黑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可行性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纵向横向研究项目20余项。
杨国斌
三级教授,教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源期刊1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省部级奖励5项,主要承担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
王瑞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中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文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商丘市人民政府拔尖人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光明日报》、《人口研究》、《史学月刊》、《中州学科》、《江西社会科学》、《郑州大学》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人民日版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主编、参编各类著作40余部。有十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摘要、文摘报转载。教学工作:教授中国水文化专题、中国近代史、社区管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等课程。
毕雪燕
教授、高级编辑,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化,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讲授:中华水文化、艺术水文化、黄河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文艺理论、文艺评论、中华创新名人与创新文化、中国电影史、国学智慧等课程。出版专著6部,有30余件作品获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奖、五个一工程奖,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20项,主讲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中华水文化》(国家级本科质量工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本科质量工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现代解读》、《中国电影史》。担任世界华人慈善总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撰写的论文、论著能够反映社会的热点问题,并有20篇以在省级“内参”发表,引起省级以上领导的重视和批示,推动了“中原文化崛起”、“传统文化传播”等重大问题的推进。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优秀党员。
胡雁云
女,河南沁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六级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犯罪、生态环境法律政策咨询、生态环境诉讼等。主要学术兼职有: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专家、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损害司法鉴定与修复研究基地的秘书长、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审判咨询专家、郑州市检察院环境公益诉讼专家、河南省法学会刑法学会、犯罪学会和环境资源法学会常务理事等,参与《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焦作市南太行山水林湖田草生命共同体的构建》等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有:发表学术论文26篇、主持项目23项、出版专著4部、参编著作4部(其中,参编的《犯罪学》获“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厅奖项1项。
贾兵强
主要从事水文化研究和中原文化研究,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委员、黄河文化研究会理事。先后主持3项省部级项目,厅级项目6项,承担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6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其中,楚国农业科技与社会发展获得“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获2009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图说治水与中华文明获2016年第九届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一等奖、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我国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获2017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承担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水文化、中原文化和中国科技文化史,研究生课程社会学专题研究,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不断提高本科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推动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祁丽霞
祁丽霞,女,副教授,工学博士,工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人因工程/系统管理;主讲课程:《人因工程》、《管理心理学》、《复杂系统仿真》等。
孔云梅
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MPA研究生导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研究;非政府组织管理。
讲授的课程:《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公共伦理学》等。
著作《社会保障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2部。学术论文《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乡镇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研究》、《慈善事业发展中公信力问题研究》、《略论补贴与政府补贴的理论基础》等14篇。主持及参与的省部级、厅级课题《河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The Role of NPO in Social WelfareRefor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PO both in China and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globalization point of view》、《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等16项;其中《中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研究》,获“第一届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完善我国城镇社会救助体系研究》,获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著作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刘文锴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利教育、土地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现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教育部2018-2022公共管理教指导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青年科技奖获”获得者,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兼任中国水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兼高教协会副会长、全国地方院校协作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安全生产及劳动保障协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等项目2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0多项,出版《土地利用规划》等教材专著9部,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主要讲授教育管理思想史、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核心课程。
史鸿文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馆长兼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美学及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有艺术美学、影视美学、中国美学史、水与文学艺术等。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级项目10余项,在《哲学动态》、《中国高等教育》、《高校理论战线》、《伦理学研究》、《江汉论坛》、《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10余项。代表性著作有《中华美学史》、《中国艺术美学》、《文化黄河》、《图说水与风俗礼仪》等。兼任等。
王清义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河南省第十次党代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河南省十二届政协常委。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党建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4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学习时报》《求是网》《中国高等教育》《河南日报》等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学术成果和学术观点得到同行及有关部门的认可与重视,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网、央广网等十几家媒体予以转载。作为中共河南省委宣讲团第八组组长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先后为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国情省情研修班、2017年高职骨干校长专题研修班等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张亮
张亮,辽宁本溪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专家,水利部河长制总结评估专家,河南省科技评价专家、河南省水利学会专家,《人民珠江》等学术期刊编委、审稿人。主持和作为主要完成人员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等各级各类科研项日20余项,完成成果获省部级科技笑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厅级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发表SCI、EI及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张霞
女,46岁,高级工程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河长学院智库部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专员,教育部科技查新员,科技查新审核员。郑州市女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农作物及烟叶生产技术管理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与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厅级项目16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16篇,其中被数据库SCI收录4篇,EI收录6篇,CSCD收录及中文核心2篇;授权专利7项。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二等奖、河南省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等省厅级奖励12项。
张泽中
2003年和2006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9年4月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节水灌溉理论及技术、农业水旱灾害、区域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河湖保护管理理论与技术、水资源系统工程和补偿效益等。
长期从事农业水土工程和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研究,多年来在区域农业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与决策研究等方面均形成了系统研究理论及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水专项和水利部公益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参与河南省科技厅项目4项;主持和参与厅级项目8项。协助指导研究生16名,毕业12名。撰写学术论文100余篇,SCI和EI检索文章40余篇;出版专著7部,参编教材1部;发明专利授权12项。
赵瑜
1964年03月生,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曾任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和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量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河北省、四川省和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和评审专家,郑州市和开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重点实验室评审专家,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专家。
曾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的科研、设计及质量检测任务。获多项河南省、水利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多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在国内外等刊物上发表60多篇研究论文,11篇EI检索,2篇ISTP检索,主编教材3部。
陈 超
河南平顶山人,理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史、水文化。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参加国家级课题2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13项,主持参与厅级项目39项;出版著作9部,其中独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CSSCI收录5篇、EI收录1篇、中文核心8篇。研究成果获评省科技厅 “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优秀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1篇;厅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6项。
李世杰
李世杰(1980--),女,博士/副教授。近五年科研情况:主持完成《河南省加强镇域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河南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研究》、《构建河南发展智慧农业的双向驱动机制》等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横向政策执行研究——以政策场域为分析框架》、《我国社会管理体系创新发展与突出社会问题研究》等著作3部;在《湖北社会科学》、《管理现代化》、《科技管理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其中《政策责任情景与地方政府部门策略研究》获得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吴礼明
1981年3月生,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政治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政治文化哲学研究,主持参与省级及以上项目十余项,在《中州学刊》、《江汉论坛》、《福建论坛》、《人民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1部。
汤秀丽
汤秀丽,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社会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讲授《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保险学》、《养老保险》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等专业课程。科研成果丰富,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有《我国社会福利改革与研究》、《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当前视域下的文化社会学探究》等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十余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励。
崔玉丽
女,1974年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毕业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及其他省市级课题6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之一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1项;参与其他省部、地市级项目10余项。参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著作6部,在《特区经济》、》《中国经贸导刊》、《党政论坛》、《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
李贵成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变迁。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承担了省部级项目12项,厅级重大项目3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痕迹主义的本质及治理研究”、“权利赋予与社会政策重构:解决“民工荒”的根本出路”等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近20篇被CSSCI等收录,出版“民工荒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生活质量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方式研究”等著作4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从事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工作,获“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吴礼宁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主持其他厅级项目4项;作为主持人获中国残联(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1项,厅级特等奖1项,厅级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44篇,其中CSSCI及中文核心16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新华文摘摘编1篇。
楚迤婓
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的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承担本院MPA、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公共管理学、公务员制度及公文写作三门课程的讲授工作,且带领本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行政管理政务与社会调查实习。
王丽珂
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研究生教学研究、实践工作十几年,先后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路甬祥)、《北京社会建设60年》、国家环保部《全国居民环境素养调查》等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13项。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科技进步与对策》、《贵州社会科学》、《工业技术经济》、《领导科学》、《商业时代》等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十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CSSCI检索三篇,ISTP检索三篇,中文核心八篇,专著两部
李俊利
1970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曾任行政管理系主任,行政管理专业带头人。近几年来作为主持研究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以及河南省政府决策办项目3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2项,主持厅级项目4项,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著作4部,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3部,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其中1项排名第1)、三等奖1项(排名第1),获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1)、三等奖1项(排名第1),发表文章10多篇,指导学生省团委挑战比赛获得特等奖。
王国永
教授,2006年以来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26位硕士生毕业,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损害司法鉴定研究基地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兼职研究员。在行政法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交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完成《水法概论》(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水行政执法研究》(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6部著作;在《求实》《生态经济》《行政论坛》等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独立发表: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比较分析、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立法关系探讨等30余篇论文;主持完成《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研究》《< 黄河法>前期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等8项省部级和委托项目。校级卓越教学团队:水法与水行政项目负责人。年均本科生课时120以上,教学评价优秀。
乔德福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廉洁文化、廉政教育等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清廉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北京市农村廉洁文化研究中心顾问、河南高校智库联盟副秘书长、河南省高校廉政金蛇研究中心秘书长、河南省纪委特邀理论研究员、中央电视台八集大型历史文化片《鉴史问廉》理论撰稿人,河南大学、河南工程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特邀理论研究员,河南省高校社科研究创新团队《反腐倡廉建设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完成《从体制上治理一把手腐败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独著主编13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政府发展研究奖等省级奖10余项。主要讲授行政监督与监察法、水法与水行政管理等核心课程。
刘华涛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教学标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在《经济学动态》等期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10多篇被权威期刊转载或CSSCI收录,多篇被光明网、中国改革网等网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规划教材2部,获河南省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主要讲授公共经济、制度经济学、政府监管理论与实践等核心课程
何楠
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已指导1人获得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资源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方向带头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水利部“十四五”重大招标项目、河南省政府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三重大”课题等19项,在《价值工程》、《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7部。完成水利部、河南省水利厅、企业等委托项目等9项。获得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6项,主讲公共管理理论前沿、领导科学等核心课程。
王艳成
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要从事基层政府治理、社会养老服务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7篇被CSSCI收录,出版著作3部、编著教材4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主要讲授政治学理论专题、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核心课程。
马书臣
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河南省经济伦理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城乡文化建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1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河南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学术论坛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要讲授领导科学与艺术、地方政府治理专题等课程。
车华
高京燕
郭玉川
景中强
李志国
刘明
刘森
刘术永
卢保娣
孟治刚
史小艳
宋孝忠
田逸
张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