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川书院第二十三期“微课堂”--病毒与人类:一场跨越千年的攻防实验

发布时间:2025-03-24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向当代大学生科普病毒知识,预防流感病毒等对当今社会带来的影响。智川书院于3月20日开展《病毒与人类:一场跨越千年的攻防实验》的微课堂,由主讲人王相成老师站在科学与历史的交汇点为大家科普讲解。

  课堂上,王相成老师通过ppt展示了医学图片并从历史的长河出发,讲述了人类与病毒之间绵延干年的斗争历程。从公元前430年雅典瘟疫中人类对“免疫”现象的初步察觉,到1796年爱德华•詹纳医生发明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再到1918年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惨痛教训,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现了病毒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王相成老师通过历史的案例和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局面影响相结合。解释介绍了现代医学在对抗病毒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如各类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同时,他也强调了病毒的不断变异给人类防控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像流感病毒,就常常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们积极提问,就日常生活中的病毒防护措施、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等问题与王相成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微课堂的举行,不仅让大家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还提高了学生们对病毒,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未来,智川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此类科普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助力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


下一条:智川书院第二十二期“微课堂”——学习瑞鹏精神,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