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系列赛事解读:点燃青春创新之火,开启梦想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3-17 来源: 浏览次数: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作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是一项在全国范围内极具影响力、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它被誉为含金量仅次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官方赛事,备受广大学子的关注与参与。“挑战杯”共包含两个并列项目,分别为“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两年举办一届,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广阔舞台。


一、2025年“大挑”赛事要求

(一)参赛作品要求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专科生,必须是原创的学术性科学成果。论文需具备严谨的科学论证、扎实的研究方法和有价值的学术观点,能够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要求报告基于深入的社会调研,数据真实可靠,分析客观全面,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和建议。

科技发明制作:需展示出独特的设计思路、创新的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价值。作品应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满足市场需求。

(二)参赛团队要求

团队组建:参赛作品不区分个人或集体,若选择团队参赛,需抓紧时间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团队成员应具备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如数据分析、项目设计、文献搜集、PPT制作等,以确保项目的全面推进。

人员限制:每个团队人员不超过10人,指导老师不超过3人。且复赛开始后,只能进行人员的删减,不能调整顺序或添加人员,所以在组队初期要慎重考虑人员安排。

(三)时间安排

校赛:通常在开学后的3月份进行,学校会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选拔出优秀作品进入省赛。

省赛:5 - 6月期间举行,各省会组织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省级奖项,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国赛。

国赛:7 - 10月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品将在国赛舞台上展开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国家级奖项。

“挑战杯”备赛建议

(一)选题方面

紧密贴合时代需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如在当前“双碳”目标背景下,围绕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技术等方向选题。

突出创新性:寻找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创新的切入点,避免选题的同质化。可以从跨学科融合、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二)团队协作方面

合理分工: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和技能,明确各自的职责。例如让统计学专业的同学负责数据分析,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负责市场调研和商业策划,设计专业的同学负责PPT制作和视觉展示等。

有效沟通: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如每周召开团队会议,及时交流项目进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保持信息的畅通,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项目延误。

(三)作品撰写与展示方面

严谨规范:严格按照竞赛要求的格式和规范撰写作品,确保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语言准确。在学术论文中,要遵循学术规范,正确引用参考文献;在商业计划书中,要详细阐述市场分析、营销策略、财务预算等内容。

注重展示效果:精心制作PPT,运用图表、图片等可视化元素,简洁明了地展示项目的核心内容和创新点。在答辩环节,要提前进行模拟演练,提高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自信、准确地向评委展示项目成果。


“挑战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绝佳平台。通过深入了解“挑战杯”的政策和要求,积极备赛,相信广大青年学子定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条:智川书院关于做好2025年寒假期间学生资助工作暨开展“家校连心,寒冬暖心”家访行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智川书院职业规划大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定结果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