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名言佳句)
1. 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
2.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3.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4. 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
6. 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
7. 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 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9. 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则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
10. 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11.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12. 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13. 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14. 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15. 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6. 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17. 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
18. 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19.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20.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
21.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22. 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
23. 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24. 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也就是要把最强的力量积聚起来共同干,组成攻关的突击队、特种兵。
25.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
26.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27.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
28.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29.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30.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31.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
32. 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
33.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34. 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正所谓“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35. 人家用的是飞机大炮,我们这里还用大刀长矛,那是不行的,攻防力量要对等。
36. 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37. 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
38. 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
39.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40. 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
41. 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
42. 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
43. 抓住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
44.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45. 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46.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
47. 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48.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49.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50. 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51. 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52.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53.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54. 网信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领域,也是军民融合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
55. 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
56.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
57.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
58.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
59.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60. 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61. 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国也是黑客攻击的受害国。中国政府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鼓励或支持任何人从事窃取商业秘密行为。
62.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63. 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64. 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
65. 要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层级、保护措施。
66. 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67. 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68. 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69.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70. 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
71.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72. 世界各国虽然国情不同、互联网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愿望相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利益相同、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需求相同。
73. 各国应该深化务实合作,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
74.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75.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76. 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
77. 要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78. 要研究制定网信领域人才发展整体规划,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79.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
80. 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
81. 我们倡导尊重网络主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赞同。
82.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坚持的“四项原则”: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
83. 共同的“五点主张”:
84.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85.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
86.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87.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
88.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