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日期:2025-05-09
为充分发挥毕业生心理委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及时、有效地为毕业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5月8日下午,我校特别邀请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詹启生老师,于龙子湖校区主会场、花园校区分会场同步开展《心理委员的助人行为与自我关怀》专题讲座,众多毕业生心理委员积极参与,共同开启这场知识与技能提升的成长之旅。
讲座伊始,詹老师对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深度剖析,指出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当自身心理健康维持的示范者、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宣传者、心理危机问题的发现者以及同学心理健康维护的支持者。为深化心理委员对工作意义的理解,詹老师通过对比同学们在助人选择上的相关数据,引导心委对自身职责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知,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感。
在明确角色定位的基础上,詹老师详细解读了心理委员的11条工作职责,他着重强调,保密原则是心理委员开展工作的基石,必须严格遵守,这是对同学们信任的尊重,也是维护心理健康工作严肃性的重要保障。同时,结合教育部办公厅相关通知要求,詹老师从源头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等多个维度,为心理委员的工作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指导,帮助心委明晰工作方向,把握工作重点。
在提升心理委员实操能力方面,詹老师倾囊相授。他详细介绍了倾听等朋辈支持的重要技能,涵盖包容接纳同学的情绪、细致观察关注同学的行为变化等要点。同时,列举了诸如展示生命线、手画咨询室、必说一句话等实用技能,为心理委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此外,讲座中詹老师聚焦心理委员自我发展,介绍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倾听能力问卷等评估工具,强调心理委员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此次讲座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毕业生心理委员们传授了宝贵的“实战秘籍”,助力他们在关键时期为同窗筑牢心理防线,平稳迈向新征程。未来,中心也将持续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