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第(22)期
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 07月27日
★信息工程学院“商丘古城历史文化调查服务团”举行大型签名活动
★信息工程学院“赴平顶山市叶县服务团”关注义务教育普及情况
★信息工程学院“赴平顶山市叶县服务团”关注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保护古城风貌 传承商之文化
——信息工程学院“商丘古城历史文化调查服务团”举行大型签名活动
7月25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商丘古城历史文化调查服务团”再次来到古城,对古城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行深入宣传。为了呼吁当地群众参与其中,扩大古城文化影响力,实践队在拱阳门(南门)外举办了主题为“保护古城风貌,传承商之文化”的大型签名活动。该活动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同时也引起了商丘市媒体记者的关注:商丘电视台、商丘日报、京九晚报等多家媒体记者都来到活动现场,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
一大早,在该院党委书记李伟,院分团委书记石秋华和08级辅导员朱齐亮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预先选好的地点布置签名仪式现场。队员们分工合作,开始筹备活动的各项事宜,活动还没有开始,签名现场已经聚集了很多热心的群众。10点整,签名活动正式开始。队员们分工明确,有的发放古城文化宣传单,有的发放相关的问卷调查,有的拿起喇叭进行现场讲解,有的积极维护现场秩序。10米长的条幅周围聚集了许多热心的群众,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时尚新潮的年轻人,也有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他们都积极地向实践队员询问本次活动的具体情况,并在条幅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其中让实践队员最为感动的是一位叫陈申珍的八十多岁老人,她虽然不识字,但是当她知道队员们此行的目的是宣传保护古城文化之后便主动要求队员帮她签下名字。
这一幕幕感人的场面都落入了在场媒体记者们的镜头。一位电视台记者表示,她深切感受到了古城群众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古城的热爱,并且她也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多家媒体记者对实践队这次带队的李书记、石老师、朱老师进行了深入采访,老师们向记者介绍了实践队此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及意义。随后媒体记者对实践队队员刘海振、李淼等进行了采访,大家都说到被古城的魅力深深吸引,并表示以后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古城的开发工作给予技术上的帮助。
在活动现场,队员们共发放了宣传材料3000余份,组织填写调查表1000余份,征集支持申遗签名1000余个。在古城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在媒体的大力支持下,在带队老师以及实践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实践队“保护古城风貌,传承商之文化”大型签名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深入基层调查 心系山村教育
——信息工程学院“赴平顶山市叶县服务团”关注义务教育普及情况
7月24日信息工程学院“赴平顶山市叶县服务团”来到平顶山市叶县常村乡尹湾村,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并积极帮助农民干些农活。
早上,实践队沿着盘曲蜿蜒的路向尹湾村进发。在路上,队员们看到很多村民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这种情景再次引起队员们对常村乡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的思考……进入村中后,队员们和一些老人、儿童进行了交谈,在队员们的帮助下他们填写了调查问卷。在与村民们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由于尹湾村是一个四周环山的村庄,这里耕地很少,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现在耕地就更少了。没有了耕地,这里的农民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年轻力壮的村民便外出打工,因此这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很多。
下午,队员们来到当地小学(尹湾移民学校)的校长家中,对校长进行了访谈。从他那里,队员们得知由于学生人数相对前几年有所减少,因此当地小学只招收一二年级的学生,较高年级学生统一集中到镇上上学。九年义务教育虽已基本普及,但当地小校只有三个年龄很大的老师,并且老师的待遇跟国家标准相差很大,师资力量都比较落后。校长希望队员们帮助孩子们呼吁社会要关心山区教育,关心山区师资状况,让山区的孩子们能有较好的环境读书。最后校长对队员们的调查给予了肯定并告诫队员们要好好学习,多做些像这样有意义的事情。
采访完后,队员们来到集市向村民们赠送了他们做的科普知识宣传手册,还向村民们介绍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一些基本情况,使大家对我校、对大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村民们热情高涨,很愿意与队员们进行交流,交流中队员们把外面世界的一些科普信息传递给他们,告诉他们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孩子们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让孩子读书才能改变家乡的面貌,并鼓励他们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村民们看到大学生们青春洋溢的风采、听到大学生们热情饱满的解说,他们表示一定要鼓励自己的儿女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家乡、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注留守儿童 放飞心中梦想
——信息工程学院“赴平顶山市叶县服务团”关注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信息工程学院“赴平顶山市叶县服务团”的队员们通过对平顶山叶县常村乡几天的调查发现该乡留守儿童较多,为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该队队员决定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
7月25日,实践队一行六人沿街进行采访,一路下来见到最多的便是留守儿童。队员们对街边一位老人进行了采访,老人热情的拉着一位队员的手,向队员们讲述了许多关于留守儿童的事情。平顶山叶县常村乡是河南省贫困乡之一,因为地处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一亩,许多年轻的劳动力便外出务工。老人用手指着村头停放的开往昆山的大巴深有感慨的告诉队员们说:“我们这个村子有4万余人、每年光去昆山打工的就将近1万人,这不,还设了专车。很多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把孩子撇在家里外出打工,时间久了村子里只剩下老人与孩子,特别是孩子,唉,这事没法说……”。
告别了老人,调查仍在继续,通过受访群众,队员们了解到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失去了原本应该享有的来自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很多孩子因此成为问题儿童:他们有的性格孤僻,不愿与陌生人有太多的接触;有的叛逆心强,做事我行我素,不顾后果;有的放纵自己,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少年,养成吸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更令人堪忧的是,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受到及时的教育而逐步走向犯罪的道路。
队员们随机抽查了一些留守儿童的家庭,看到在不大的院子里杂乱无章地摆放着各种东西,房子早已经破烂不堪,推门进去,一股霉潮味扑鼻而来,屋子里的摆设十分简单,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队员们很难想象已经失去父母关爱的孩子如何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生活。
接着,队员们来到当地小学,从一位受访教师的口中队员们得知,留守儿童是所有学生中最让老师们头疼的,他们由于没有受到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因此很难管理,老师们常常对这些孩子束手无策。
在返回住处的路上,队员们见到了很多孩子,他们嬉戏打闹着,似乎无忧无虑,似乎忘记了远离父母的忧伤,但是队员们知道,他们是最需要关注的一群人。
关注留守儿童,关注下一代,不要再让他们“留”的是思念,“守”的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