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Change Biology》刊发
我校党外人士最新研究成果
图:不同耕作方式对(a)作物产量,(b)水土流失,(c)土壤固碳的影响。NT为免耕,RR为秸秆还田,NTRR为免耕+秸秆还田,NT/NTRR为混合措施。
图:免耕年限对碳储量的影响(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20)
图: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风蚀的影响(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
近日,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师与欧洲科研人员合作在全球变化生态学领域顶级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Net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principles on sustainable land use: a synthesis(保护性农业各原则对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净影响:一项综合研究)。我校无党派人士、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肖连刚博士为论文通讯作者兼共同第一作者,瑞士巴塞尔大学Nikolaus J. Kuhn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民建华水支部会员赵荣钦教授和曹连海教授为论文共同作者。
粮食安全,土地退化,以及气候变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生态挑战,也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重点关注的关键问题。以免耕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建设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免耕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提出,并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目前全球12.5%的农田采取了免耕措施。通常认为免耕具有三大生态效益: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固碳。本文基于全球近50篇meta研究的数万条观测数据的汇总整理,运用再荟萃的分析方法,系统调查了保护性耕作三原则(免耕,秸秆覆盖,轮作)的各自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免耕作为备受推崇的核心原则对于上述三大效益的实际贡献均不如秸秆还田。研究认为,在全球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建设中,必须充分意识到免耕可能引起的负面作用,而秸秆还田措施的重要意义应引起充分重视。本研究可为全球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我国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耕作体系提供重要依据。
《Global Change Biology》为全球变化领域顶级期刊,2021年影响因子为10.863。据ISI(99-09)统计,该期刊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总被引量排名第三,仅次于《Nature》和《Science》。
两位党外人士肖连刚、赵荣钦曾于2017年11月在《Science》共同发表题为“中国的生态文明新时代(China’s new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的Letter文章。其中肖连刚自2017年入职以来,在《Science》(letter),《Global Change Biology》,《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Soil & Tillage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一区top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