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10月19日上午,善水书院在4227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庆祝江淮校区启用一周年暨二期建设即将开工。会议由书院党委书记孟治刚主持,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会上,大家集体学习了《信阳日报》10月19日发表的《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 续写革命老区高等教育崭新篇章——写在庆祝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启用一周年喜迎二期建设开工之际》全篇文章。集体学习完毕,与会同志结合会议主题和本职工作,畅所欲言,进行了学习讨论与深入交流。
书院党委书记孟治刚表示,作为第一批到江淮校区的华水人,我为能参与到江淮校区的建设与发展而感到非常荣兴,也非常自豪。金秋的十月,是丰收的季节。一年来,我亲眼目睹了江淮校区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一年来,在校党委领导下,善水书院全体师生齐心协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更好”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践行河南省委“三个优化调整”指示精神,社区建设日新月异,“一个月一样,一年大变样”。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稳步推进,红色教育有声有色,思想政治教育尽显活力,校地融合不断加深,双院协同纵深发展,育人成效持续显现。可以说一年来,善水书院各项建设取得了“开门红”,是个大丰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我们非常幸运,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对于即将开工的江淮校区二期,善水师生给予无限期待,相信定会是特色工程、亮点工程精品工程、幸福工程。善水书院党委将会带领善水师生怀着感恩的心,勇担责任,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积极进行书院制改革的探索实践,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为中原更出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书院院长车华表示,一年罗山秋意浓,满院江淮桂花香,在这个收获硕果的季节,我们庆祝江淮校区启用一周年,同时喜迎即将到来的二期建设开工。江淮校区办学的阶段性成果,令我们无比欣喜。一年的办学经历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从饱含对老区人民关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更好”重要指示,到体现着要在老区发展优质高等教育要求的河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南省政府《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文件,江淮校区在老区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殷殷期盼中诞生,在老区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中成长。值此节点,我们不能满足于对已获成果的欣喜,而是要接续奋斗,保持对问题的清醒认知,坚持对未来的必胜信心,怀揣对梦想的执着热忱。
一是越来越清晰地认知到江淮校区的发展定位:明确定位,才能搞好建设。为与学校“顶天立地”整体人才培养模式相衔接,江淮校区要做好“立地”,倾力为市、县及中小流域、中小水库培养水利人才,满足国家基层水利发展需求。二是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江淮校区的文化底蕴:一“红”一“蓝”是江淮校区的文化底色。“红”,就是以红色文化为引领,赓续大别山优秀的红色文化基因;“蓝”,就是以水文化为基础,结合信阳丰富水利资源厚植水文化内涵。三是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江淮校区的育人特色:书院制育人模式是江淮校区的特色,更是江淮校区的优势。要以通识课程优化、活动空间营造、导师团队建设、学生组织互助为着力点,探索水利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华水模式。
书院党委副书记赵中建表示,在举国欢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江淮校区启用一周年暨二期建设即将开工。我深深地意识到,江淮校区落户革命老区是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全校上下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今年是江淮校区启用的一周年,也是2022级新生入住江淮校区的第一年,我们将乘势而上,在校党委领导下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服务管理工作,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努力做好学生的党性教育、红色教育、创新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情水情校情教育等工作,多多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新时代水利水电事业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才俊。
书院副院长郭文献表示,学习了《庆祝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启用一周年喜迎二期建设开工之际》文章,使对我校江淮校区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为江淮校区一名工作人员,深刻感受到了自己担当和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坚决贯彻落实校党委的部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养新时代水利水电建设者,积极践行“顶天立地”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我校“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育人导师吴伯彪表示,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江淮校区迎来了一岁生日。作为第一批入住的工作人员,亲身经历了它一年来的成长,感到无比的荣幸。蓄势待发,崭华水新篇章。作为一名育人导师,我将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遵循学院和书院“双轨制”管理模式,立足本职工作,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书院制建设中,为江淮校区的高质量发展及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育人导师费美琪表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2021年10月至今,不知不觉来到江淮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江淮的变化日新月异,自己也迅速成长、收获颇丰。作为一名书院的育人导师,我要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扛起“华水担当”,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悠悠江淮、巍巍大别,新时代新征程,走进2022年崭新的岁月篇章,善水师生定能不断谱写新的诗篇。
育人导师杨悦表示,泱泱沧浪澜千尺,滔滔华水润江淮。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江淮校区迎来了她一岁生日。作为一名善水书院的育人导师,见证了她坚定稳步地不断向前发展。一年来,我欣喜地看到,学院和书院双轨人才培养模式正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挥着浸染作用;书院四大导师队伍正从多层面多角度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书院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日臻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体系逐步建立。在未来,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为善水书院及江淮校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育人导师谢玉鑫表示,今天江淮校区启用一周年的日子,同时也将迎来二期建设。看着江淮校区队伍一点点壮大,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力量。作为一名育人导师,我深感自豪,同时也充满了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投身于育人工作中,积极探索书院制育人模式,立足脚下,始终坚定政治信念,胸怀远大理想,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工作发展之中。我坚信,江淮校区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后,衷心祝愿江淮校区继往开来、越办越好!
育人导师张琰彬表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江淮校区也迎来了启用一周年。作为华水江淮校区一名新晋的育人导师,十分荣幸能够见证并亲身参与到江淮校区第一批学生入住这一时刻。同学们的到来,为校区带来了欢声笑语,校园里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我将同善水书院学子们,一同学习,一同成长,做到“把科研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学术作在祖国的江河山川”,为华水江淮校区建设与发展,奉献青春力量,谱写江淮绚丽篇章。
育人导师李梓嘉表示,今天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建校一周年的日子,身为一名江淮校区教职工,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随着二期工程的全面动工,每一个江淮校区的师生都对华水的未来充满期许。身为革命老区的罗山县,这里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相信江淮校区也必然会传承弘扬红色精神,更加大踏步的向前迈进!身为一名育人导师,我衷心的祝福江淮校区越办越好,继续乘风破浪,为践行高校书院制改革交出更加出色的成绩单!
育人导师龚端懿表示,在举国欢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华水师生同庆江淮校区启用一周年喜迎即将到来的二期建设开工。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作为善水书院的育人导师,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二十大会议精神,在“双院制”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更好”重要指示精神,夯实主责主业,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谱写华水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育人导师余润表示,在江淮校区迎来一周岁生日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作为善水书院的育人导师,我将在党组织的悉心培育下,秉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扛起“华水担当”,立师德担使命,守初心植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为江淮校区的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育人导师王浩楠表示,非常感谢《信阳日报》对江淮校区的报道和肯定,作为江淮校区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 报道中江淮校区二期建设的开展情况,也让我了解到信阳市委市政府、罗山县委县政府以及老区人民给予江淮校区巨大支持和殷切希望,使我备受鼓舞,让我以后的工作干劲十足!我会认真履行善水书院育人导师的职责,在思想成长、人生规划、学业发展、学术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教育引导,遵循“双院协同”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会后,大家纷纷表示,非常感谢江淮校区给予了自身学习与成长的广阔平台。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深切感受到了江淮校区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深切感受到了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盼和对江淮校区建设的大力支持,深切期盼江淮校区二期建设更加宏伟壮丽,早日顺利完工。今后,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大家将把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情化作勤奋工作的动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书院建设新篇章,为华水、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更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