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和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点。
课程目标2:能够掌握水利枢纽和各种建筑物的布置要求和原则,分析具体工程的地质、地形、水文、气象、建筑材料、施工、运行、管理等条件,考虑社会、安全、环境等因素。
课程目标3:能够基于水利水电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具体水利工程实施对居民安全、文化保护、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思政育人目标
充分发掘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入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现实关怀和国际视野,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聚焦点和着力点,从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践认同等不同层次,从师与生、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等多个环节评估“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断改进,久久为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一: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为例在课堂进行了思政教育,节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后,我国水安全红灯频闪,严重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水危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我国水安全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为节约用水工作提供了重要指针和根本遵循。节水是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的首要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也是传统用水大户。我国农业用水量高达6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70%以上,但灌溉水利用系数低。
近年,通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以及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农业用水效率大幅度提升,粮食稳定增产,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推进,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广泛应用,“浇地”逐渐变为“浇作物”,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灌溉用水效率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55左右,而以色列、德国、法国与伊朗等国家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了0.7~0.8,与这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节水潜力巨大。农业节水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必然选择与根本出路。
案例二:世界十座最大坝高水坝
案例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了简述:
1.锦屏水电站大坝(中国),包括锦屏一级和二级水电站,总装机840万千瓦。锦屏一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与木里县交界处,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305米,为世界同类坝型中第一高坝。
2.努列克坝,300米(984英尺)。它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水坝,位于塔吉克斯坦境内瓦赫什河的布利桑京峡谷。
3小湾水电站大坝(中国),坝高292米(958英尺)。位于云南省西部南涧县与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与支流黑惠江交汇后下游1.5千米处。
4.溪洛渡水电站大坝(中国)是“西电东送”骨干工程,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上,水库坝顶高程610米,最大坝高285.5米。
5.大迪克桑斯坝Grande Dixence Dam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位于瑞士罗讷河支流迪克桑斯河上,最大坝高285米,坝顶长695米。
6.英古里坝,位于格鲁吉亚英古里河上。坝系双曲拱坝 ,最大坝高272米,宽高比2.3,厚高比0.29,拱坝两侧设重力墩(墩长118米),坝顶弧长758米,坝顶宽10米 ,坝底宽86.5米。
7.瓦依昂坝,位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东部皮亚韦(Piave)河支流瓦依昂河下游河段,距离最近的城市为瓦依昂市。距汇入皮亚韦河的瓦依昂河河口约2千米。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62米。施工年份1956~1960年。遗憾的是曾经发生过水库失事事件,现已废弃。
8.奇科森坝位于墨西哥的格里哈尔瓦(Grijalva)河上,是一座直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米,坝顶长485米。
9.糯扎渡大坝(中国)位于澜沧江下游普洱市思茅区和澜沧县交界处,是澜沧江下游水电核心工程,电站枢纽为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米,居同类坝型世界第三。
10.特赫里大坝是印度最大的水利工程,高260.5米(855英尺),它的主要目的是发电、灌溉以及为市政供水。
最高十座大坝,四座在我国,凸显我国的水电事业蓬勃发展,且在不断的刷新最高坝的记录:双江口水电站,土心墙堆石坝坝高314m,预计2024年建成,建成后将居世界坝高第一位。
夭折的世界第一:罗贡坝,坝址位于塔吉克斯坦瓦赫什河上,设计最大坝高335米,坝顶长660m,坝顶宽20m,底宽1500米,坝体体积7550万立方米。土石坝包括砾石黏土心墙、反滤过渡层、掺有花岗岩及砂砾岩的上下游坝体,上、下游坝坡分别为1:2.4和1:2。
命途多舛:工程于1975年开工,由于苏联解体、塔吉克斯坦内战、洪水泥石流灾害而在90年代停滞,未能建成。直到现在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这说明国家的稳定与强大的重要性。
案例中,我国水电发展成果喜人,前十座高坝四座在中国,现今最高坝在中国,在建最高坝也在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建成后将刷新高坝世界纪录,这是我国国民的骄傲,青年们的自豪。而本该第一的罗贡坝,却因为国家解体,社会动荡,国力孱弱而无法建成,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让人唏嘘。这一强烈的的对比,让学生上课时爆发惊叹,感到无比自豪,又愈发懂得国家稳定富强的重要性。
并对案例进行了反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觉得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举出现实的例子,并强烈对比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所谓教书育人,正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
案例三:新中国水利建设成就
结合新中国取得的水利建设成就对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学生进行了讲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得到加强,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进一步发展到“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首位”,水利的基础性作用愈加重要。
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建成5级以上江河堤防30.6万km,已建成流量5m3/s以上的水闸103878座,其中大型水闸893座;已建成各类水库98795座,总库容9035亿m3。全国已建成日取水大于等于20m3的供水机电井或内径大于200mm的灌溉机电井共496万眼。全国已建成各类装机流量1m3/s或装机功率50千瓦以上的泵站95077处,全国已建成设计灌溉面积2000亩及以上的灌区22780处,耕地灌溉面积37483千公顷;全国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7498座,装机容量7927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23.2%。
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基本形成了江河安澜、国泰平安的治水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体水利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各级水利部门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紧紧围绕国家水安全主线,全面加快水利发展改革步伐,水利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水利事业必将会取得更伟大的成就!
四、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及学生反馈
课程思政实施以来,教学方式的改善,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并且提高了各方面的教学质量。在课堂中,学生们已经形成积极讨论和独立思考的良好学风;在课后作业和实践调查环节也布置和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深入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认同,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竞赛、比赛项目,以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水利水电工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渗透的自觉性,使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