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首页 > 通识必修课 > 正文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课程思政案例

作者:皇甫中民,闫雒恒,张丽华,赵英娣发布时间:2022-04-25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 掌握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数制系统及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3.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作用,掌握Windows10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 熟练掌握WPS中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常用操作;

5.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对因特网及电子邮件有初步知识,掌握因特网及电子邮件的简单应用,理解计算机病毒和网络安全知识。

(二)素质目标:

1.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2. 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

思政育人目标

1. 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提升其政治觉悟、辨别是非能力,培养对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忠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培养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树立强意识,强化使命担当;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一:认识计算机与文化自信、科技强国相结合

1.设计思路

第一次实验课为“认识计算机”,包含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组成部分等知识,如何在认识计算机中融入思政元素呢?

(1)在讲授时可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我国近年来在计算机领域取得的技术成果相结合,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国产化计算机与自主安全实验室的认识,学生分工合作自己动手组装计算机,通过实践加深对计算机组成部分知识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2.案例设计

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之外,重点讲述我国在计算机领域重大突破,比如:

(1)2002年8月10日诞生的“龙芯一号”是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打破国际垄断,为国家安全和国防事业发挥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我国2020年自主研制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图1),比谷歌“悬铃木”计算速度快一百亿倍,打破谷歌2019年宣称的“量子霸权”;

1 “九章”光量子干涉实物图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图2)登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该计算机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三项关键指标均    排名世界第一。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真正实现软硬件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 国之重器“神威·太湖之光”实物图

(4)分组完成组装计算机实验(图3),让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3 组装计算机实验图

3.育人目标

(1)告诫学生依赖国外技术并不是长久之计,自主研发才是后来居上之关键,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2)进一步树立学生科技兴国的意识,培养其信息技术方面的兴趣和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注重实践和理论结合。


案例二:国产操作系统发展与使命担当、自主创新意识相结合

1.设计思路

(1)第二次实验课“操作系统的应用”,在学习了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之后学生会明白操作系统的重要性,结合视频和图片形式向学生 展示目前国外操作系统对我国计算机市场的垄断,学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关于科技创新的讲话,激发学生危机意识,增强学生使命担当感。

(2)组织学生参观信息工程学院自主安全联合实验室和信息技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长城科技集团共同成立,全部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国产软件适配。组织学生安装、使用国产系统、国产软件,培养学生自主安全意识和科技创新精神。

2.案例设计

(1)讲解完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发展史之后,播放操作系统市场占比小视频(图4),通过总结可见美国微软研发的Windows在个人机上高达95%的占有率,此外嵌入式系统也基本为国外产品垄断。国外操作系统的“后门”、“漏洞”、搜集用户信息等严重威胁我国信息安全,此外我国在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等广阔领域中被国外专利技术“卡脖子”,发展严重受制。操作系统的“瓶颈”不打破,我们难以建立起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软件产业。

4 操作系统市场占比视频截图

(2)以图片形式(如图5)介绍国产操作系统发展、主要产品、生态环境、面临问题等。

5国产操作系统部分产品

(3)2019年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 OS)面世,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给国产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性带动和刺激。

(4)组织学生安装、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国产软件(图6),让学生实际感受国产系统。

图6 学生使用国产计算机和国产操作系统

3.育人目标

(1)通过各种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其辨别是非能力,培养其政治认同感;

(2)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科技兴国意识,培养其自主安全意识、自主创新思维。


案例三:编辑文档和主人翁意识、时代担当相结合

1.设计思路

第三次实验课为“WPS文字处理软件”,在练习文字编辑操作时,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时事政治材料作为素材,如“最美逆行者”、“河南十日,全民抗洪”、“疫情中的中国”等感人事迹 进行文档编辑、排版,写一篇新闻报道或制作一份手抄报,以任务驱动、自主发挥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搜集材料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其勇于承担、顽强不屈的民族意志。

2.案例设计

实验课先下发基本要求和素材案例之后,学生可自由发挥,搜集其他材料,完成实验。部分素材如下所示:

(1)河南大灾,画面震惊,令人揪心,但是灾难中很多声音,无数身影让人震撼,给人力量,困在郑州地铁5号线的市民齐声高喊:先救孩子,先救困在车厢里的女士和老人,让晕倒的人先走,让女士先走;退伍特种兵网约车司机45岁的杨俊魁京广隧道气力用尽连救五人;郑州市民张国锁大锅菜放肉最多一次鞠躬让抢险人先吃;郑州大爷手捧熟鸡蛋和粽子并“至高礼仪”感谢山东消防员:他们就是营救郑州的亲人;河南阿姨制作800张烙饼感谢消防员:味道可中;郑州老奶奶推轮椅给西安救援队送鸡蛋油条......


7 7.20”暴雨乘客被困地铁图

8 郑州“7.20”暴雨

9 郑州“7.20”暴雨武警官兵抗洪图

10 八方驰援河南

(2)疫情期间,中建三局牵头承建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用中国建设的“中国速度”助力武汉战疫胜利。

10天要建成一座传染病医院,难度可想而知,而此时正值春节假期,武汉也已“封城”,职工放假、工人返乡、工厂停工、店铺歇业,人从哪儿来?机械从哪儿来?材料在哪儿?设备又在哪儿?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两天后的大年初一,我们又接到通知,要承建一座规模更大的雷神山医院。光拿材料来说,两座医院建设就需要4900多个板房,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即使把全武汉所有工地符合要求的板房拆完都不够,甚至全湖北省内拆运过来,也不够!

就在这时,建设医院的消息也很快在三局内部传开了,工作群、朋友圈全部刷屏,“我是党员,我带头”“我在湖北,我请战”“我在武汉,马上到”。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却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

2月2日,火神山医院终于交付。但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还需要有人留下来保障医院运行。这需要出入病房、直面病毒,更是一场生死考验。首批25名突击队员来了,我说:“今天只问你们两个问题:是不是党员,愿不愿意留下。不用当众回答,写在纸条上就行。”纸条被一张张打开,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22张纸条写着:“是党员,愿意留下。”剩下3张字条写着:“不是党员,也愿意留下!”后来,500多人的维保团队一直战斗到医院休舱....



11 最美“逆行者”

(3)2002年出生的刘宏云是一名孤儿,被好心人收养,疫情面前主动报名做志愿者;2000年出生的谈艳玲是禹越卫生院输液室的一名护士,主动报名加入隔离点志愿者队伍,负责隔离人员核酸采样工作。20岁的鲁越主动请缨并被选上到儿科发热隔离区工作;20岁的王琪今年1月份参加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一直坚守在发热门诊.......

12 最美“大白”

3.育人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让同学们学习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懂得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案例四:

1. 设计思路

第四次实验“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教学中,在练习电子表格数据处理软件时,引入展示新中国快速发展的成就数据作为素材。例如中国近几年的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森林覆盖率、高铁里程等数据。实验内容主要为将数据做成表格,并生成折线图,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中国的发展充满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

2. 案例设计

使用部分素材数据如下:

13 近年来中国、日本、美国GDP数据

3. 育人目标

在电子表格实验中通过数据让学生对于祖国的发展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产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其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案例五:

1. 设计思路

青年的价值追求关乎未来中国的气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名族的希望,今天的价值理想和导向追求就是明日他们的价值追求。那么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在第五次实验“电子演示文稿的应用”中,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青春正能量”为主题组织PPT制作演讲比赛,在搜集素材、准备比赛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树立其正确的价值取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航向,为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切实承担起青年人应该承担的使命。

2. 案例设计

使用部分素材如下:

(1)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图14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振宁             图15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

  (2)冬奥会、冬残奥会

 

                                        图16 2022冬奥会中国队选手武大靖           图17 2022冬残奥会中国队选手王晨阳

3. 育人目标

在整理搜集资料中,让青年学子树立人生榜样,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友善待人的态度,感受“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诚信品格,学习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真正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四、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及学生反馈

习近平主席曾在十九大讲话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促进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面前,面对国内外种类繁多的社会思潮,必须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本课程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等融入到专业知识中去,推动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同向同行,在课程中体现中国元素、展现中国成就,引起学生共鸣,为祖国自豪和骄傲。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伦理、学习伦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人文情怀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相关链接:教务处主页
版权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豫ICP备0500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