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首页 > 工学 > 软件工程 > 正文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案例

作者:发布时间:2022-04-23

一、课程教学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照工程认证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知识、能力、价值提升为导向,通过课程教学,旨在培养能够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了解软件工程标准、法规,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知识学习:能够通过“读、写、模仿、自主开发”引导式开发流程,掌握C语言的基本结构、编程思维及编程技巧和习惯。

能力培养:能够跟踪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创新能力,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初步具备能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综合素养: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二、思政育人目标

针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构建具有思政育人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在课程课件和实验教学素材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匠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格,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一:

1.案例主题:C语言的数据类型及运算符表达式——科技的力量

2.结合章节:

第2章 顺序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

3.案例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个人高尚道德情操,注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等等。计算机诞生和应用的最初动力其实很大一部分来自军事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因此,“科学计算”是计算机应用最初的首要任务。而数据类型和运算符达式式正是进行科学计算的必要基础。本章主要介绍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及表达式的相关知识。引领学生认识到,不论多么复杂的科学计算都可以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提供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通过编程来实现。让学生们感受到程序设计的魅力,同时感受到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力量。让学生们认识到在日新月异的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科技对军事及综合国力的深远影响,同时认识到新一代大学生所背负的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任。要让我们的祖国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技发展迫在眉睫,每一个当代大学生都应该以工匠精神为标准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当中去,力求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个人素质不可或缺。教师在做好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引领学生不断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4.案例描述:

C语言基础是正式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的第一个篇目,主要介绍C语言的常量和变量、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及表达式。其中在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时,从原码到反码、反码到补码,从科学计数法到浮点存储格式,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进行介绍。带领学生感受早期科学家们不惧困难、勇于开拓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在介绍运算符及表达式时,适当引申到科学计算应用领域,适当引入介绍科技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们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让学生能够在科学家们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激发社会责任感,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为国家和民族奉献自我的人生信念。

在介绍C语言数据类型和运算符的基本语法规则的时候,应从编制程序要遵循语法规则,联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样需要遵守规则;让学生们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进一步牢固树立规则意识。


案例二:

1.案例主题 懂得函数功能--团结、合作意识

2.结合章节:第6章 函数

3.案例意义:

在信息时代,未来人们的工作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显然相对于现在,学生更需要拥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成功。

4.案例描述:

输入不超过50个的整数,对这些数据排序后输出。要求数据的输入、数据的排序和数据的输出分别编写一个函数来完成:

(1)将一个大组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负责编写数据输入函数,数据排序函数、数据输出函数。

(2)如条件允许,每个小组要求坐在一起讨论, 围在一起工作更能培养合作能力,在懂得函数功能的同时,也增强了团结、合作意识。。

(3)为确保每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提问时,不由小组长代表小组发言,由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发言,让学生从自己角色的角度来表达算法或思路。

5.案例代码

       运行结果


6.案例扩展

(1)对输入的数据增加其它操作(如: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

(2)用其它的排序算法改写sort函数;

(3)编写一菜单函数,通过菜单选择完成相应的操作。

四、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及学生反馈

通过函数应用举例让学生理解函数的作用,掌握函数应用的方法,谈“感言”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自己悟出人生道理。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感言:

①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每天偷懒一点点,差之千里。

②每天努力多一点和每天偷懒一点点经过一年的差距是巨大的。每天多努力一点,积累下来就是巨大的财富。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积少成多,水滴石穿,每天都要进步,哪怕一点点。

⑤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需要每天的积累和努力。

⑥滴水穿石,量变可以变成质变。

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⑧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将会量变引起质变。每天退步一点点,经年累月,将会追悔莫及无法追赶。

⑨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我们不能小看微小的积累与进步,这些终将让我们发生质变;也不能有任何懈怠与侥幸,这会让我们与优秀产生巨大差距。

根据对学生的感言进行词频分析,可以看到“积极努力”、“追求进步”是学生的主流思想动向和价值追求,还可以将学生感言进行整理后发课程群进行共享,由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相关链接:教务处主页
版权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豫ICP备0500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