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并热爱健美操,了解健美操锻炼的益处,并经常积极参加健美操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课程目标2:在健美操基本步伐的练习中,让学生体会运动动作的连续性、延伸感以及在快节奏中展现动作的力度,提高审美观,培养正确优美的身体形态,同时培养了学生活泼、开朗、坚毅、乐观的性格。
课程目标3:较好的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与组合,了解其他健身操舞种,能够对同学之间的健美操表演做出简单的评价。
课程目标4:通过健美操的练习,提高协调性、节奏感、灵敏性、表现力,身体耐力以及心肺耐力,塑造健美形体。
课程目标5:创建“我健康,我快乐”的教学氛围,培养自尊和自信心,充分展现自我。
课程目标6: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及创新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思政育人目标
1、通过准备健美操的课堂常规使学生逐渐建立起在生活、学习中的礼貌意识、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2、通过初步学习健美操组合套路,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3、在完成健美操素质练习,提高有氧耐力素质的同时(教学),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精神,进一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4、通过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分组探究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将充满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坚持运动技能、课程思政与人三位一体,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三者效果的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通过以上过程的学习与培养,培养建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意识及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感。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一:
教学内容:高冲击健美操组合4 共8*8拍
健美操组合4是通过中强度的高冲击练习,和高于心脏位置的上肢动作,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耐力素质,同时对我们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挑战。
课程思政融入:
本课的健美操练习内容是“高冲击动作组合”,技能性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原理,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完成小组互相纠错及编排练习,提高心肺功能。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课程思政的案例“钟南山院士的体育经历”和本讲课的教学目标是完全契合的。首先,做素质练习由于乳酸堆积会造成身体疼痛等症状,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结合抗击疫情的逆行者,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的体育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拥有健康身体的重要性,以榜样为力量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其次,高冲击组合属于耐力素质锻炼效果较好的练习,但在练习过程中需要顽强的意志拼搏精神来对抗身体带领的疲惫感,案例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拼搏精神,同时要让学生树立更积极正能量的榜样。最后,结合当下疫情,鼓励学生提高体育核心素养,做祖国新时代的“逆行者”,厚植爱国情怀。
实现了思政育人目标:
1、在完成健美操素质练习,提高有氧耐力素质的同时(教学),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精神,进一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思政)。
2、通过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分组探究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将充满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坚持运动技能、课程思政与人三位一体,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三者效果的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通过以上过程的学习与培养,培养建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意识及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感。
案例二:
教学内容:完成健美操动作组合8*8编排。
课程思政融入:
1、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健身锻炼意识。
采用“视频+主题讨论”的方式,结合当下疫情,对体育健身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和分析,重点突出素质练习的锻炼方法与锻炼强度,使学生身切体会到通过自身锻炼的体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身体免疫力。
2、鼓励学生挑战困难,增强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采用穿插“新闻报道+引导启发”的方式,通过明星机场追星的事件,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民族意识与拼搏精神,并在此过程中引入体育健身的重要性,能够使学生自然地将爱国主义情怀倾注到自己的日常锻炼中去,以中国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为己任,坚固自己的体育理念和学习信心。
——引入机场追星事件
2020年9月24日,河南郑州新郑机场,TFBOYS当红小生易烊千玺飞抵郑州。他凭借《少年的你》出色演出喜获“最佳新人奖”提名,将出席百花奖颁奖典礼。本来很开心的一件事,结果一下机就悲剧了。数以百计、千计的女粉丝,不管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健壮的,纤弱的,犹如开闸的滚滚长江水,汹涌奔流着翻滚着噼里啪啦往前冲。
什么燕子三抄水,什么疾风草上飞,什么凌波微步,应有尽有,一个个平时弱不禁风的小姑娘,顷刻间化作中国飞人博尔特,撒开脚丫子往前飞。再伴随着歇斯底里的尖叫声、咆哮声、呐喊声、呼喝声,使人顿生灾难来临、敌机轰炸之错觉。偌大的机场,一时间竟显得不寒而栗。追星可以理解,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追星的梦,但是不要太痴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如果为了追星不务正业,那么就偏离了追星的本质,我们追星的本质是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好,将自己喜欢的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从而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如此下去,整个民族就危险了。从一斑窥全豹,见一叶而知秋,善于从小风险中洞悉大的危机。算是危言耸听吗?仔细想想还真不是。当女生都如此疯狂,还有什么不可能?
实现了课程思政目标:
1、通过初步学习健美操组合套路,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2、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及创新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较好的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与组合,了解其他健身操舞种,并能够对同学之间的健美操表演做出简单的评价。
4、通过健美操的练习,提高协调性、节奏感、灵敏性、表现力,身体耐力以及心肺耐力,塑造健美形体,增强自信。
5、通过准备健美操的课堂常规使学生逐渐建立起在生活、学习中的礼貌意识、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6、通过初步学习健美操组合套路,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四、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及学生反馈
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1、拓宽了课程思政教育实施途径。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在新时代随着多元文化元素对校园的冲击,加之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有限,空泛的理论教学内容较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思政教育课程不感兴趣。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说过“德育教育要成为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说教,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体育课是一门偏实操性类课程,大学生在参加体育动态性的教学活动中,经历直接的情绪体验更能够深刻的接收运动中弘扬的德育、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自我参与和亲身体验更易达到内心震撼。“润物细无声”的形成对思想道义道德观念和价值的理解和认可,比单纯进行理论性德育教育更有说服力,极大的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2、“育体”与“育人”教育目标高度融合
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目的之一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健其体魄,在提高学生专项技能同时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学生能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高校体育课程教育的目标: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其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又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二是学会调控情绪;三是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四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精神,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这些体育所蕴含的德育功能,更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依据和价值标准。将体育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阵地,其目的是为了将“育体”与“育人”的有机融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技能学习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实现了立德树人、三权育人的教育目标。
学生反馈:
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在小组展示中,创编了具有中国特色元素的健美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运动完美结合。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小组学习中团结彼此更加亲切,事成为和睦立,力生于团结。
观看大学健美操队刻苦训练的宣传片与2018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冠军组的精湛表演后,健美操队员们勇攀高峰,知难而进,持之以恒的顽强精神,为国争光,为家争福,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使学生深深触动。学生深知新时代青年必须树立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善于学习,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艰苦奋斗,将爱国情怀践行到实践行动中去。
学生通过健美操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了健美操的技能,更是锤炼了拼搏超越、勇于吃苦、敢于攻关的体育精神,增强了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