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几种常用的岩土体本构模型和屈服准则,掌握几种常用的工程地质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地质工程方面的相关软件如 GeoStudio、Ansys、FLAC3D等的使用方法,能熟练应用这些软件解决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建筑基础工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为设计、施工等提供基本支撑。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能用工程地质数值模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软件,建立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解释数据,研究复杂地质工程问题;
2、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根据地质定性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的结果,设计出边坡、地下洞室、地基等的科学合理、绿色环保的加固处理方案;掌握模拟及预测方法,分析各种拟定工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理解其局限性。
二、思政育人目标
结合我国重大工程项目和实例,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技伦理的教育,主要为达到以下目标:
1. 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设计
(主要介绍教学内容与思政要素如何结合,实现哪方面的育人目标)
案例一:
对于岩崩危岩体变形破坏、发育特征、成因机制、节理裂隙分布和发育、分类、影响因素、稳定性评价、治理措施等的研究一直是工程地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在各类地质灾害类型中,对于危岩的研究程度是极其薄弱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震活动渐强,人类工程活动加剧,我国大部分山区岩崩灾害的活动性、发生频率与规模都将大幅上升,未来我国岩崩灾害减灾形势将异常严峻。
教学内容以西藏扎美拉山岩崩灾害为原型,详细讲解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建立的过程及软件应用,对危岩崩塌体可能危害的范围及运动规律等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及研究。



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及演示,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数值计算方法解决岩士工程、地质工程领域中复杂专业问题。掌握目前国内外常用工程地质数值法相关软件,并能熟练应用软件独立解决有关的地质工程专业问题,服务与国民生产建设、城镇规划选址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对数值模拟软件使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以及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四、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及学生反馈
通过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受到了同行教师的充分肯定,该课程团队并于2021年被学校评为年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通过课程思政的讲解使学生们普遍认为,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很有必要,符合新时代要求,同时明白既要有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也要有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发展格局,不仅要在学术领域攻坚克难,同时力争为国家建设发展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