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课程第一课
知识产权法 绪论
为什么要学习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新的关系
法学院:马海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传授:让学生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从立法目的与立法内容两个方面理解知识产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了解国家有关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方针政策出台的背景与目的。
(二)能力培养:理解创新的意义,掌握知识产权领域创新的方法。
(三)素质提升:理解国家关于创新一系列政策,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增强学生的科技自信、制度自信,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知识产权法是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立法目的决定了知识产权法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国家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创新?
习总书记关于“创新”有很多经典论述,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摘自: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一)我国的创新政策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激励创新的政策:
1.十八大(2012)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纲要》(2016)强调: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步走:2020——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科技创新强国。
提问:我国目前有无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政策;
3. 2015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4.2017年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倡导创新文化。
5.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其中坚持开拓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决议》中写到:百年实践充分证明,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环境新挑战、社会矛盾新变化、发展阶段新特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二)创新的意义何在?
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指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于“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包括:产品创新、方法创新、市场创新、资源开发利用创新、体制和管理创新。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实践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第一动力。
(三)为什么国家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历史规律看;科技落后,曾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2.从现实发展需要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3.从国际发展大势看: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创新计划。中国制造业面临“前后夹击”的困境
著名的“微笑曲线”揭示了创新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举例:2016年,华为、OPPO等国产手机的出货量均进入全球前五,但手机行业的总利润被苹果和三星拿走了93.8%。原因:芯片和操作系统(谷歌开发安卓系统、苹果开发IOS系统)等核心技术,并未掌握在我们手中。2019年全球手机利润占比:苹果66%、三星17%、华为10%、OPPO、VIVO、小米 趋势:国产手机利润率整体在上升。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GII指数连续9年上升)2021年中国创新能力排名:全球第12位。前十名:瑞士、瑞典、美、英、韩、荷、芬、新、丹、德。
告诫同学们:中国不再是过去的“世界工厂”,中国不仅制造能力强大,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最近10年有了巨大提升。增强同学们的科技自信与制度自信,相信中国创新的力量!(课程思政)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APEC领导人峰会给出了答案:
“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顺口溜(我创故我在):邮局不努力,顺丰就愿意帮他努力;银行不努力,支付宝就愿意帮他努力;通讯不努力,微信就愿意帮他努力;商场不努力,淘宝、天猫就愿意帮他努力。今天你不成长,别人一定会成长,没人会等你。靠什么?靠创新。
激励同学们:面对激烈地考研压力和疫情下严峻的就业形式,必须在大学四年努力奋斗,把专业知识学扎实,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自觉参加学校和河南省举行的“双创”大赛,力争脱颖而出。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发出不一样的光芒,成就更加灿烂的人生!(课程思政)
二、中国靠什么创新?人才和制度
(一)人才是最基本、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会了招商引资,现在要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有时要招人聚才优先。”
美国之所以强大,很大程度上是重视人才的结果。美国集聚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科技人才。
引导同学们:现在国家之间,企业之间,高校之间都在抢人才,同学们如果你们是真正有实力的人才,将来在就业市场上,不是你们找工作,而工作找你们。如果你们要想成为人才,非常重要的是让自己具备创新能力。(课程思政)
(二)科技制度
主要包括:人才评价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何在?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更是中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5)写到:“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指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1.31)“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把知识产权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新的关系
(一)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
传统三大知识产权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1)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创新性智力成果。
(2)知识产权制度立法目的:促进社会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中蕴含着三大机制:第一,权利确认机制,依法确定智力成果创造人享有知识产权;第二,创新激励机制,确认产权人享有对智力成果的专有使用权;第三,市场运营机制包含产权人可以通过许可、转让、质押等方式实现财产受益权。
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激励科技发展;配置科技资源;引导科技进步;保护科技成果。
四、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决定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一)宏观层面:知识产权制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二)中观层面:知识产权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法宝;
(三)微观层面:知识产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关系密切。
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关系体现在:它可以激励创新;使人们掌握创新的方法;保护人们的创新成果。
以专利为例,一项发明创新要获得专利授权,必须符合中国专利法规定的“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条件,什么是创新性,什么是新颖性,专利法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将有效助力我国掌握创新的方法。(课程思政)
知识产权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它可以起到技术支撑作用;发挥品牌营销作用;有效进行风险防范;提供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
总 结(课程思政)
有创新才有未来,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知识产权法是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制度,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制度保障。
国家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也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无论对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还是对于个人创新创业的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认真学习知识产权法。
寄语同学们:(课程思政)
创新给我们敢于做梦的勇气和追逐梦想的翅膀。
希望同学们在创新中成长,在创新中前行,在创新中迈向充满希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