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首页 > 经济学 > 金融数学 > 正文

《金融数学》课程思政案例库

作者:岳红伟发布时间:2022-03-24

 一、教学目标

金融数学,又称数学金融学、数理金融学、分析金融学,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问题,完成对应的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等工作,以求找到金融学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金融工程实践。本课程根据数学和经济类专业的特点,从金融学基本理论和数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介绍目前主流的数学金融学理论(有效市场假说,有价证券和证券组合的定价理论,衍生产品定价理论,风险管理等),力求让学生系统掌握金融数学的基本模型和方法,能够深刻分析金融市场的中数据和现象背后的内在数理逻辑,为进一步进行金融工程实践和研究现代金融数学理论打好基础,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学生能够体会金融数学的精髓和智慧,深刻了解数学的博大精深和广泛用处,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和自信,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掌握数学理论联系金融实际的基本方法,能够在金融工程实践操作中展现良好的创新能力,守护国家金融安全,勇攀学术高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一: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对金融人才的要求

 2017年7月15日,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习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该思政案例,可以很好地巩固学生对国家金融业大政方针的了解,对学生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建议,同时也为学生指明了奋斗方向。立大志、成大才,学习该门课程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一门技能进行自我理财。

 案例二:华尔街的两次金融革命

 华尔街(Wall Street)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是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因此华尔街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华尔街的两次金融革命都是由数学模型直接推动的,第一次是1952年的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二次是1973年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两个著名的金融数学思政案例,比较贴合金融数学专业的特点,能够很好解释我校为什么注重打造该专业学生深厚的数学功底,是对数学“有用”,而且“有大用”的有利佐证,能够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进一步开拓学生国际视野,让学生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好好学习,苦练本领,立志在金融数学方向有所作为。

 案例三: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兴衰的数学情

 2001年,在适当的数学模型的指导下,雷曼兄弟借贷数十亿美元投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在随后几年里将雷曼兄弟由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司变成世界第四大投资银行。但是,随着住房市场开始萎缩,其依赖的数学模型假设条件逐一失去,房地产投资逐渐变成了一个错误,导致公司出现了的613亿美元的惊人损失,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崩溃。

 数学模型固然有用,在满足适当的假设条件下,将雷曼兄弟推向了成功,但是如果固守模型条件,不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把雷曼兄弟引向了破产。万物是变化的,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数学模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素材来源:《数学如何杀死了雷曼兄弟》,《数学文化》第6卷第1期,Hiratio Boedihardjo / 文;丁 玖 / 译。)

 案例四: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一种解的概念,指的是利益参与方任何一方采取的策略都是对其余所有方采取策略组合下的最佳对策;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为了让自己的收益最大,任何一方都不会(或者无法)改变自己的策略,这个时候的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博弈论创始人约翰·纳什人生就是一部动人的励志素材,纳什的人生非常曲折,一度学术成果不被认可,甚至换上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爱的力量下在很多年后奇迹般地恢复,并最终获得诺内尔经济学奖。

 该案例可以配合描绘纳什一生的电影《美丽心灵》进行展示,数学有着无比精美的结构和逻辑,学好数学,获得人生智慧,可以完美地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同时提示伟大的科研成果往往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不怕挫折,勇敢追求真理。同时该数学模型给我们的启示是,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当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为自己和团队做最好的事时,一个理想满意的结果才会到来。

 案例五:中国金融数学第一人——彭实戈

 彭实戈,1947年出生于山东滨州,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随机控制理论、概率论统计、金融数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因其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的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2020年彭实戈教授获得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彭实戈在金融数学这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中的成就,不仅加强了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使数学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而且使得我国的金融数学理论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

 该案例表示,中国的金融数学研究和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只要中国人敢于拼搏,也可以在该领域取得辉煌成果。彭实戈院士的爱国热情、守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责任心、吃苦耐劳、高尚人格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案例六:1997年的香港金融保卫战

 1997年7月1日,香港刚回归祖国怀抱不久,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7年7月中旬至1998年8月,国际金融炒家三度狙击港元,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同时采取行动,利用金融期货手段,致使港币利率急升,恒生指数暴跌,从中获取暴利。 面对排山倒海的卖盘,地毯式的轰炸,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顶住国际金融炒家空前的抛售压力,毅然全数买进,独立支撑托盘,最终挽救了股市,保障了香港经济安全与稳定。

 该案例表示,国际金融市场处处存在危机,国家金融人才队伍极其重要,我们应该不断增强知识才干,才有能力守护国家金融安全。同时表现,在做好技术手段应对的同时,民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很重要,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 

 四、思政案例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该课程思政案例紧扣课程主题,注意和知识的紧密衔接,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首先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入手,让学生了解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自信,立志成才。设计的案例中,一部分体现了爱国情怀,一部分展现了数学在金融中的重要运用,其中一部分也涉及到了著名人物的奋斗历程,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和树立精神榜样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既有知识的拓展,又有历史、人物故事和精神的展示,达到了品德育人与知识育人的同向而行效果。


相关链接:教务处主页
版权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豫ICP备0500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