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首页 > 工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正文

《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案例

作者:郭飞发布时间:2022-03-15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机械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培养机械工程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课程目标1: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

课程目标2:学会应用多种方案设计满足使用要求的机械零件,通过分析、比较,评判出最优方案。

课程目标3: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能够了解和初步掌握现代机械设计。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

二、思政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学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一:专业认同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在“绪论”一章中,讲到“机械设计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时,通过PPT,引入机械发展史。从西汉时期发明的指南车,到南宋时期发明的用于风力提水的立轴大风车,到现代使用的高铁、飞机、卫星、宇宙飞船等,说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机械,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再播放纪录片大国重器全球最大的履带式起重机、全球最大吨位装载机,展示中国工程机械已经拥有跻身世界第一梯队的实力,挑战极端工况,实现百年梦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专业自豪感。

                指南车                      立轴大风车

                    全球最大的履带起重机

                     12吨位装载机

同时对比国内外的机械发展现状,说明机械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机械工业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讲述航空发动机 “卡脖子”技术难题,关键元器件仍依赖进口,以及中兴事件、MatLab被禁用等案例,让学生明白,核心技术要不来也买不到,坚定自主创新理念,关键技术设备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发展。告诉学生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案例二: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在“螺纹连接设计”一章中,讲到“螺栓连接的失效形式”。强调螺栓虽小,但强度不够,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引入2个工程案例,引起学生的重视。2011年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上行扶梯突然发生倒转,致1人死亡、30人受伤。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两个固定螺栓脱落和断裂引起驱动主机偏移,链条脱落,导致扶梯逆行。2014年,宝马汽车免费召回23万余量汽车。召回的原因是,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固定螺栓有可能松脱甚至断裂,导致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密封性受到影响而发生异常或失效,发动机可能因此无法启动或产生机械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机械设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其所承担的设计工作做到原理正确,方案先进可行,产品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方便、可靠。一个很小的疏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从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事故1

                         事故2


案例三: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问题

在“摩擦、磨损及润滑”一章中,讲到“摩擦”时,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摩擦的应用及利弊,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摩擦,如走路、跑步、刹车等都要靠摩擦实现,但是摩擦会导致磨损、消耗能量、降低效率等,所以摩擦既有利又有弊,同样任何人都有优缺点,说明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学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问题,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新事物时,不会钻牛角尖,能够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利用摩擦原理工作


案例四: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在“齿轮传动”一章中,讲到“概述”时,引入齿轮专家的事迹。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长期从事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方面的研究,近年研制成功1级精度基准标准齿轮,居国际领先地位,其科研成果推广到若干单位。他高度的勤勉和自律,在外人看来甚至到了一种严苛的程度。王立鼎的人生信条“天才出于勤奋,务实才能成功。为了制造出高端齿轮,改变我国高端齿轮产品大量依赖进口的现状,今年40岁的曹华军已在机床及机械传动领域潜心研究了20年。这位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研发出的技术 “齿轮高速干式滚切工艺”打破了国外垄断,使我国齿轮制造向高端迈进。由此可见科学探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样学习的收益也不是立竿见影的,“机械设计 “这门课程图形多、内容多、知识点多,同学们要沉住气、耐下心学习。

                       王立鼎

                           曹华军


案例五:团队协作能力

在“联轴器和离合器”一章中,由于内容比较简单,采用汇报式教学方式。提前一周老师将学生按人数随机分5小组,并对每小组布置任务,要求上课时每小组派个代表以PPT形式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点评,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和指导。分组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小组汇报成绩=教师评价得分*80%+组间互评平均分*20%,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心理,提高学习质量。



案例六:创新精神

在“轴”一章中,讲到“轴的结构设计”时,课上随机分10个小组,每组布置一根轴系的结构设计任务,要求课下绘制出轴系结构草图。下次实验课,每个小组同学按照所设计的结构草图,进行轴系的装配实验,课后每位同学提交实验报告中要手绘一份轴系结构装配图。大部分同学在轴系装配过程发现设计的轴系有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即时调整结构,按时完成装配任务。如齿轮有采用直齿轮、斜齿轮、圆锥齿轮等的,齿轮的结构有采用齿轮轴、实心式齿轮、腹板式齿轮的,轴承有采用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的,轴承的润滑方式有采用脂润滑和油润滑的。通过轴系结构的装配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轴系结构装配图


案例七:环保意识

 在“机械设计概述”一章中,讲到“机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时,通过PPT,将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进行对比,说明新能源汽车的优点:环保零排放和无污染;噪音小,电动机在工作的时候振动和噪音都要远低于燃油汽车。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截至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强调同学们在设计机械时不仅要考虑功能、运动和动力性能要求、工作安全可靠要求、市场需要和经济性要求、工艺性要求、标准化要求,也要考虑环保要求,降低污染、噪音,节能减排,实现机械设计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燃油汽车             电动汽车


四、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及学生反馈

将思政元素融入机械设计课程后,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有一定提高,与未实施课程思政的班级相比,学生的课堂出勤率高,学习气氛浓厚,作业完成质量提高。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体会,90%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机械设计”课程,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机械,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极少数学生对于思政内容没有感觉,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将更多地工程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并引导学生树立振兴机械制造业的强国志向



 

相关链接:教务处主页
版权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豫ICP备0500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