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首页 > 工学 > 风景园林 > 正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3》课程思政案例

作者:刘静霞发布时间:2022-02-09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3》(城市中心区绿地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培养学生处理城市中各类用地空间衔接和城市绿地多功能融合的能力,针对绿地空间组合、道路系统、景观造型、场地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观、规划设计思路和专业素养,逐步形成理论学习和能力学习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一、课程教学目标

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正确处理好城市绿地系统设计以及城市空间体系、周边自然环境及城市原有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与整合。

风景园林的操作程序与步骤。掌握风景园林的一般过程,包括现场调研、搜集资料、案例分析、前期分析、草图绘制、方案深入、方案定稿等过程。

风景园林的成果表达。根据具体情况,结合适宜的相关政策,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案,绘制相关规划的图纸。

二、思政育人目标

    围绕我校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大思政主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3》采用了“课程思政主导+多平台互动”的教学模式。

坚持方向上的政治性是根本,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面对当前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仅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对于风景园林专业而言,从行业角度思考应对疫情的专业支撑,探索面向健康、安全、美丽、宜居的人居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将国家发展导向、社会现实和专业教学无缝衔接,一直是教学团队思考的问题,结合本次疫情的方方面面,在开学第一课即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重视生态文明营造健康城市,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图1 上好开学第一课

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序号

教学内容概述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教学方法

1

解读设计任务

重视生态文明,营造健康城市

理论讲授+实地调研+虚拟调研

2

讲题一:城市整体山水格局

大规划大生态理念

中国大学MOOC

3

讲题二:构建蓝绿基础设施

自然、环境、建筑、空间、社会、技术综合运用

理论讲授,教师主导

4

讲题三: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满足人们居住、宜居、美好生活的需求

理论讲授,教师主导

5

调研汇报

师生协同,集体讨论,多方案比较,拓宽学生设计思路

教师点评,师生互动讨论

6

方案构思:1、基地认知;2、场地分析

集中点评+“一对一”辅导

7

设计一草:1、功能布局;2、交通流线

分小组课堂讨论、师生一对一精细化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合理性

集中点评+“一对一”辅导

8

设计二草:1、分区设计;2、空间组织设计

集中点评+“一对一”辅导

9

设计三草:景区、景点细化设计

将多个设计小组分成三个设计大组,设计大组内部进行汇报并进行交流点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集中点评+“一对一”辅导

10

设计成果

成果汇报采用“图纸+PPT+MARS”相结的方式,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汇报过程中教师、学生共同对方案进行评价,利用MARS验证方案

师生协同评价设计成果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一:充实教学内容,凝炼思政元素,整合专业知识体系。

1.设计中坚持运用生态规划的理念,维护城市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实现自然景观的护山治水、道路规划的环山绕水、建筑布局的显山露水、景观设计的借山用水、空间组织的依山亲水;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化,构建区域联系的视角,依托城市水网构建蓝绿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发挥一系列复合的自然服务功能;

3.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防灾避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紧急避险、疏散转移或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设计过程中学生要反思和展望今后需要如何调整和优化,避免在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发生和应对无序。

图2 凝练思政元素,整合专业知识体系

案例培养学生将灾难中的学习和适应作为正向反馈,强调在经历中学习的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当前疫情的形势,积极和学生探讨、学习相关学者提出的最新理论,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主动学习,自我成长,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体验国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四个自信”,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创新能力。

图3 和学生探讨相关学者理论及社会现实

案例多平台互动,师生协同,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课程选用“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学习通”三平台互动协同,实现教师主导理论讲授、师生互动设计交流、建设课程、完善资源、督导督学的无缝衔接;选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网络数据挖掘”进行设计调研、设计方案修改和验证,保障学生在不同阶段开展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

图4 师生协同,多平台互动

    案例四:城市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开展联合设计教学

    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专业以《城市设计41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411》课程为基础,开展联合设计互动教学。通过本次跨专业线上教学及实地联合调研,强化不同专业间学生交流学习,实现从不同专业角度理解设计任务并全面立体的感知设计对象;通过组织学生联合汇报、教师联合点评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课下互动式学习和课上互补式沟通,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联合设计顺利进行。

图5 联合设计教学

四、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及学生反馈

2020年,任课教师主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3》采用“课程思政主导+多平台互动”教学模式获得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以国家生态建设为政策导向,将社会现实及时转化体现到专业教学中,完成“重视生态文明,营造健康城市,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思政教学目标。

学校督导团文科组组长李以明教授对该课程评价“整体很好,准备充分,条理清晰”。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总体满意度97.7%。


相关链接:教务处主页
版权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豫ICP备0500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