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是目前正在筹建中的国际大学组织,是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多边合作的重要机制之一。该联盟源于2013年7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的金砖国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和印度等“金砖五国”的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及来自欧盟、加拿大、日本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共同倡议,各国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领域的合作交流,提升教育水平和政策建议的能力,共同组建“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2015年10月18日,“联盟”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宣告成立,来自“金砖五国”的50多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在三轮圆桌会议后,达成《北京共识》。联盟遵循金砖国家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在加强自身合作的同时,对国际社会开放,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盟”是服务于金砖国家大学间开展双边和多边对话的平台,同时也是扩大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开展联合研究为金砖国家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与合作提供智力支持,为增进金砖国家间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发挥作用。

联盟的组织机构包括: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

根据“联盟”的设想,成员代表大会是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由联盟全体成员组成,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每次在轮值国召开。成员代表大会的职责是审议联盟章程;制定成员大会选举办法,选举和罢免理事;听取和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其他专项报告;决定联盟的总方针,决定同其他从事高等教育的组织开展合作的范围;决定联盟的解散、合并和终止等事宜。

理事会是联盟的决策机构,由来自每个金砖国家的两名成员组成,每年召开一次全体理事会议。理事会的职责是执行成员代表大会的决议;选举联盟主席;起草或修改联盟工作计划框架及联盟预算;制定会费标准;选举联盟秘书长,任命秘书处成员;筹备召开成员代表大会;向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确立吸纳(中止)成员的规范。

秘书处为联盟的办事机构,执行理事会的决定。秘书处设在中国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实行轮值主席国制度。由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轮值主席国的成员担任联盟轮值主席,通过秘书处协调筹备当年联盟有关工作。目前,“联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酝酿之中。

联盟的创始成员来自于金砖国家的大学,签署《北京共识》的大学均为联盟的创始成员。目前首批拟定的创始成员高校共38所,包括:

国内高校共19所:北京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国外高校共19所:

巴西5所,分别是南大河州联邦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Grande do Sul)、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Fluminense Federal University)、圣保罗州立大学(São Paulo State University)、里约联邦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UFRJ)和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Minas Gerais)。

俄罗斯7所,分别是乌拉尔联邦大学(Ural Federal University)、莫斯科国立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喀山联邦大学(Kazan Federal University)、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Moscow St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Moscow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Peoples’ Friendship University of Russia)。

印度2所,分别是印度国立教育规划与管理大学(NUEPA,Nation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和南亚大学(South Asian University)。

南非5所,分别是斯坦陵布什大学(Stellenbosch University)、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Cape Town)、约翰内斯堡大学(University of Johannesburg)、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和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