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校友贵阳院吴民武获评全省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贵阳院扶贫点驻村第一书记吴民武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和“全州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吴民武是在决战贵州省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奋斗历程中所涌现的一大批优秀村第一书记之一,他们共同为全省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8年,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15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夺取了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决定性胜利。

让我们一起走近进这位第一书记……

【结缘平扒村】

近年来,贵阳院党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立足实际、整合资源、综合施策,强化“多轮驱动”,全面提升扶贫工作水平和脱贫攻坚质量。2018年初,院党委选派优秀青年骨干吴民武担任贵阳院定点扶贫点施秉县马号镇平扒村驻村第一书记,以及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

平扒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马号镇,平均海拔813米,全村有15个村民组613户2829人,人均耕地面积0.41亩。村里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截至2018年底,全村已脱贫240户1242人,未脱贫31户8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8%。在2018年度第一书记考核中,吴民武分别被贵州省国资委、黔东南州、施秉县、马号镇评为“优秀”等次。

  


【家喻户晓的第一书记】

吴民武到村里的第二天,就直奔田间地头,与村民一道流转土地,为群众争得利益;解决山塘工程征地事宜,他主动到七组邰生牛家进行政策宣传和讲解;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中,他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参加四个片区小组会,全面掌握全村农户的基本情况。

  

他始终把基础建设提升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便捷通道”,亲自制定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扎实推进交通、住房、饮水、照明等利民便民项目建设,如今的平扒村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低矮破旧的房屋变得透明清亮,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

如今,在村里,一位说普通话的第一书记家喻户晓。 “吴书记刚来的时候,我无法想象他干事的那股狠劲,我现在完全被他的行动说服了,他的到来,我们村的产业有了,环境卫生提升了,村“两委”班子干事的能力提升了不少。真的很感谢吴书记.......”平扒村党支部书记吴胜武谈到他们的第一书记,满是激动。

真的很感谢他(吴民武书记),以前不相信他,认为他没有搞头,他们建猪场我还为难他们,现在想来,真的是自己老了,没有见识啊,像我这样在外面都没人要的现在还能到村里打工一天可以赚80块钱。”贫困户邰胜艳腼腆地说。从被怀疑到被认可,他经历了很多,但他无怨无悔。


【脱贫先脱思想贫】

他运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持续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新时代思想上讲堂”“总书记话儿记心上”等活动;通过院坝会、田埂会、入户座谈等形式,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充分运用农民技能培训、脱盲扫盲培训等,深入了解致贫原因,培训提升贫困群众专业技能和能力素质。


2018年,平扒村党支部发展预备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累计组织开展主题党日14次;通过“三会一课”等开展学习40余次;传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逾60次,深入群众家中1400余人次。

【狠抓产业脱贫致富】

他走访村级农业好手,开展广泛调查,深刻学习领悟“八要素”,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2018年,全村完成组组通、联户路计4.2km、新建蓄水池3个、新建排水沟4.8km,安装水管近4500米、易地扶贫搬迁20户108人;他深刻学习领悟产业革命“八要素”,通过田坝会,流转土地近160余亩,面对群众的质疑,他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建成40亩冷凉蔬菜基地、500头黑毛猪养殖基地、100亩小米种植基地,完成20万棒香菇菌棒异地代种。村产业从无到有的转变提升了群众脱贫信心。他推动“平扒特色农产品走进贵阳院”活动,2018年,他发挥贵阳院自身的优势,动员单位职工购买特色农产品,共销售出鸡蛋3万枚,蜜桔6000斤,小米800斤,林下虫草鸡400余只。

他依托贵阳院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组织贵阳院技术专家集中开展全村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组织贵阳院青年骨干对平扒村人口分布图进行影像绘制;他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刺绣、厨师、挖掘机、驾驶、香菇种植)与入户个人培训相结合,鼓励更多的群众获得一技之长;他实行“代理家长制”,一带一、一帮一,形成集中务工区域,做到互相照顾、增收;他在重要节假日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掌握群众务工动态及收入水平,带动更多的人走出去,共同致富。

  



【结语】

吴民武同志用他的青春热血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情怀,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广大领导干部的认可和人民群众的拥护。观念转变一小步,产业发展一大步,他始终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也必将带领村脱贫攻坚取得更大的辉煌成就,唱着飞歌奔脱贫的愿景近在咫尺。

发布时间:2019-07-18

上一篇:水工 78 班 40 年母校聚会感言集

下一篇:暑期干部培训报道之七:校党委书记王清义一行与贵州校友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