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示暑期社会实践丰硕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激发青年学子投身社会、服务社会的热情,9月17日下午,慧泉书院在7132会议室举办了2025年“实践归来话实践”社会实践成果风采展示座谈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分享实践故事,展现书院学子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进一步推动实践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师生齐聚一堂。团学负责老师刘宫佐首先系统介绍了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情况。书院精心组建了5支社会实践队伍,其中“慧润童心”志愿服务队成功入选团中央“七彩假期”专项,全院49名师生奔赴河南省内多地开展团队实践,另有70余名学子积极参与“返家乡”个人实践。“慧青年”们以专业学识服务基层,用青春脚步丈量家国热土。

【团队实践】
七彩课堂:播种希望,点亮童心
入选团中央专项的“慧润童心”志愿服务队聚焦乡村儿童需求,在罗山县罗洼村小学、西街小学开展特色活动,覆盖达300人次。队员们设计“风车绘梦”手工课堂,教孩子们制作彩绘风车,并将华水文创与寄语卡片赠予学生,为孩子们编织充满爱与创意的夏日记忆。
文化探寻:解码武术,凝聚共识
“石榴同心,E脉相连”实践队走进登封塔沟武校,探访“民族团结+武术文化”的融合密码。队员们观看各民族学员的武术表演,步入挂满金牌的荣誉馆,了解奖牌背后“以武育人”的深厚底蕴。这场融合调研、服务与文化体验的旅程,激励青年学子争当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薪火相传:点燃星火,照亮前行
“慧泉星晖”宣讲实践队深入罗山县高级中学,通过纪录片重现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在罗布泊荒漠中风餐露宿、隐姓埋名的坚守岁月,以及用算盘计算核爆数据的执着细节,实践队员以感人故事串联波澜壮阔的历史,结合分发知识彩页和文创产品的互动设计,激发高中生兴趣,并通过知识问答让精神深植心田,点燃学生爱国情怀与学习热情,为培育新时代责任担当熔铸坚实根基。
非遗探秘:活化中医,践行非遗
“本草焕新,岐黄传承”实践队踏入新乡郊外药田,开展非遗中医药与生态种植融合密码的探寻之旅。在药田间,队员们仔细观察知母等药用植物的生长态势,沉浸式感受“以药育人”的质朴力量。实践队以行动践行对中医药非遗传承的探索,让古老岐黄智慧在亲近自然与本草中持续焕发生机。
【个人实践】
返乡实践:奔赴乡土,担当有我
70余名慧泉学子返回家乡扎根政务窗口、司法单位、民生部门等基层服务实践点,在服务中体悟民生温度,“看到乡亲们舒展的眉头,我理解了政策落地的民生温度——服务群众,真心实意是根本。”其中有这样一些令人动容的身影......
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郑予晶同学在汤阴县养老保险窗口耐心服务老年群体,协助办理参保与待遇申领,于档案整理中体悟基层责任;24级法学专业的李晗宁同学于长葛市人民法院担任书记员,参与执行案件全流程,从文书卷宗中理解司法严谨;24级行政管理专业的刘理想同学在荥阳市委统战部投身政策宣传,深化对“画出最大同心圆”的认知;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文杰同学于邓州市社区开展爱心托管与消防检查,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24级行政管理专业的晁梓涵同学在西郭作村带领孩童练字绘画做手工,以美育温暖童心;24级人工智能专业的商育洁同学在济水街道参与便民引导、环保清扫与消防宣传,于行动中守护环境、体会基层担当。一个个生动的实践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实践场景,展现了书院学子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群众的青春风采。
此次座谈会为书院学子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通过实践经验的分享与碰撞,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前进动力,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未来,慧泉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引导更多学子走进基层、深入社会,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服务地方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慧泉学子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