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仔们,
还记得这些舌尖上的诱惑吗?
感受到味蕾上的跳动了吗?
突如其来的疫情,
迫使我们分开100余天,
隔开的是空间,
割不断的是思念。
学生食堂静待你们品尝华水美味。
目前,我校返校复学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餐饮服务是师生返校重点准备工作之一。后勤服务中心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根据错峰与错时段就餐、食堂就餐与分散就餐相结合的原则,科学防控、精准管理,确保我校餐饮服务保障安全、健康、有序。
学校高度重视餐饮服务工作。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餐饮服务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完善师生返校复学餐饮服务工作方案。副校长刘雪梅、刘盘根多次到学生食堂考察调研,有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4月27日中午,副校长刘盘根现场指导学生食堂疫情防控实战演练,在龙子湖校区民族餐厅全程体验洗手、消毒、体温检测、排队、取餐、就餐等环节,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方案的指导意见。


建章立制规范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后勤服务中心组织餐饮管理科、采购管理科及餐厅服务公司负责人迅速成立餐饮管理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组,构建学生食堂“楼宇-楼层-窗口”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形成“科室-餐厅服务公司-窗口工作人员-学生会伙管会”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制定了《疫情防控餐饮服务实施方案》《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学生食堂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疫情期间师生安全就餐管理制度》《疫情发现、登记、报告和处置流程》《炊事员严重缺岗时食堂生产应急预案》等各项疫情防控制度、流程、预案20余份。确保餐饮服务防控疫情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加强宣传营防控氛围。“停工不停学”,为了保障餐饮服务人员及时有效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减少恐慌情绪,自2月4日开始,后勤服务中心利用网络平台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微信群向各餐厅不断转发国家、省教育厅、学校等关疫情防控的信息,使员工及时了解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提前做好上岗准备。为确保每一名员工掌握正确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范和指南,中心充分利用“豫食考核APP”软件每天对服务人员进行在线学习培训和考试,提升学校餐饮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还组织食堂全体员工学习了《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利用电子显示屏、条幅、展板、宣传页等,刊发疫情防控有关内容,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强化正面引导师生员工养成良好餐饮行为习惯。



“一人一档”严人员管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后勤服务中心加强餐饮服务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建立员工疫情防控档案,“一人一档”,专人负责,实行每日行动轨迹、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根据学校返学方案,以窗口为单位分批有序返校返岗,对于返郑复工人员,严格按照郑州市疫情防控管理规定,持健康证、14天疫情防控行程卡返郑,居家隔离观察14天。上岗前,中心组织餐饮、采购等餐饮服务人员统一到定点医院进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目前首批检测29人,全部显示阴性健康状态。下一步还将分批组织所有返校复工餐饮服务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抗体或核酸检测。


全面管控确保食堂安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食堂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学生食堂疫情防控、食品卫生安全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心依据教育部开学“三个基本”和我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九个到位”,按照高校后勤协会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食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二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对餐厅人员、原材料采购、食品加工、饭菜售卖、洗手消毒、环境卫生及消杀、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监管,详细掌握430名为我校提供餐饮服务人员的行动轨迹,身体健康状况,对两校区学生食堂及外围进行整修和消杀。截止目前,两校区学生食堂外围新增洗手池156个,新装无接触感应式免洗消毒器60个,学生食堂内外共铺设反光标线358卷、张贴一米线等各类标识近1000张、摆放各类宣传展板近100块、设置安全隔离柱300个。目前两校区四个学生食堂,10个学生餐厅全部准备就绪,并于4月29日开始两校区各一个学生餐厅试运行,确保我校餐餐饮服务保障工作运行安全有序。



就餐演练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学生食堂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的各项制度落实,关键在于细节。4月27日-28日,龙子湖校区民族餐厅、花园校区北苑一餐厅进行返校复学就餐演练。当天中午12点,副校长刘盘根带队,共计120 人参加演练。演练活动按照餐厅外排队洗手消毒、规范进入、排队选餐、支付、单人单桌单向就餐、离开餐厅等几个环节进行,出入口分离,全程由志愿者引导并未维持秩序。通过实战演练,不断改进餐饮服务管理模式、服务流程、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方案,确保为师生返校复学做好餐饮服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生食堂承担着师生的一日三餐,人员多、密度大、流动性、时间长,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只有按照有的放矢、举措科学、系统性、实效性,才能做好“战疫情,保开学”工作,才能为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做出无可替代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