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下午,我校国际教育学院与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共同举行来华留学生教育基地工作筹备座谈会。双方围绕基地建设规划、资源共享机制及文化交流活动等议题深入研讨,旨在依托南水北调工程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创新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水利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搭建新平台。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魏新强等校方代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馆长靳晓倩及相关工作人员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靳晓倩首先对校方一行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博物馆在南水北调工程历史展示、科技成果普及、生态保护宣传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她指出,博物馆愿与华水携手,通过共建教育基地,将工程遗产转化为育人资源,为留学生提供“行走的课堂”。随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胜机介绍了本次座谈及共建基地的初衷与意义。他指出,华水始终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服务国家战略”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此次与南水北调博物馆合作,是学校推进“校馆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工程文化和生态理念,基地建成后将成为留学生了解中国治水历史、感受大国工程魅力的重要窗口。
在双方讨论环节,魏新强进一步指出,华水在国际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已形成“留学华水”品牌效应。他强调,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学校在水利学科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通过“实践教学+文化浸润”双路径,助力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

最后,在双方代表见证下,李胜机与靳晓倩共同签署基地合作协议,标志着校馆合作正式启动。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是我校深化“校馆合作”、创新留学生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双方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持续完善合作机制,丰富育人内涵,让我校留学生在感知中国工程奇迹与文化魅力的过程中,成长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