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日|中外学子共赴非遗之约 探秘开封千年文化瑰宝

发布时间:2025-04-29

为庆祝第十六个国际中文日,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学子共同前往八朝古都开封,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之旅。活动由留学办志愿者团队全程策划与带领,通过汴绣、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的深度体验,中外学生零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匠心传承,在互动中架起文化理解的桥梁。


针尖锦绣,丝线流转的千年匠心

在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魏然的指导下,中外学生们走进汴绣的艺术世界。魏然大师手持绣针,以“针如发、色如画”的技法,现场演示如何用丝线勾勒花鸟的灵动神韵。留学生们屏息凝神,在绣绷上尝试穿针引线,虽初学时手法生涩,却在一针一线中体会到“一寸绣,百日功”的匠人精神。事后,同学们感慨:“汴绣不仅是技艺,更是时间的艺术!

刀刻万象,方寸木版纳福纳祥

在木版年画工坊,非遗传承人手持刻刀,向学子们演示如何将“福”“禄”“寿”等吉祥图案雕刻于木版之上。留学生们跃跃欲试,亲手涂墨、铺纸、拓印,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年画跃然纸上。来自巴基斯坦的一位同学举着作品笑道:“每一刀都藏着祝福,这是最温暖的‘中国符号’!”活动现场欢声不断,留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技艺,练习了中文,更读懂了年画背后“纳吉祈福”的文化深意。

文化纽带,引领共绘友谊画卷

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留学办志愿者团队的精心筹备。从行程规划到中文讲解,让不同国籍的外国留学生沉浸式体验到了非遗魅力。活动间隙,志愿者同学们还与留学生们分享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进一步拉近了彼此距离,并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温度与包容。”

此次开封之行,不仅让中外学生们亲身体验了非遗技艺的精妙,更在协作与互动中深化了跨文化理解。未来,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以文化为媒,通过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助力国际青年读懂中国,为推动文明互鉴做出贡献。


上一条:我校孔子学院举办第七期“华水-砂科大青年论坛”

下一条:我校召开2025年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行前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