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全省教育系统第四届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近日开展了第四届“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本次活动以“学法知法守法,成长成人成才”为主题,全校各学院、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融合的多元形式,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
一、集中开展普法宣传,营造依法治校氛围
各部门、学院书院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师生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通过个人自学、部门集体学习以及学习心得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工作人员法治素养;信息化办公室为部门全体人员印发学习资料,组织集体学习,并鼓励个人自学,增强了全体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宣传阵地,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法治宣传矩阵。各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宣传海报等渠道,推送法治专题文章、典型案例解析、宣传标语等内容,扩大了普法活动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法律事务中心编制法治宣传学习资料,集中摆放法治宣传展板,党委宣传部、法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慧泉书院等利用微信公众号、LED电子屏以及电视屏播放等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
校内咨询宣传
法治展板

电子显示屏宣传

编制学习资料

公众号推送
二、聚焦专题普法教育,提升师生法治素养
围绕防范校园暴力、电信诈骗、网络侵权等热点问题,各学院开展专题普法活动。通过推送系列普法文章、举办专题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观看法治影片等活动,进一步强化法治教育实效性,引导师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法治意识和素养。法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展以“远离电信诈骗,守护校园安全”为主题的法治讲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师生集中学习法律法规,结合校园常见法律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并设置问答环节,互动热烈;土木与交通学院邀请专家开展反诈与法律素养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让同学们认识到校园问题的危害性,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智川书院组织学生集中观看法治教育影片并开展交流研讨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普法宣传与防诈宣传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案例分析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提升师生法治素养和防诈骗意识。
法治主题讲座
法治观影活动
三、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推进法治教育常态化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把法治教育纳入主题党团课,教师结合课程知识点,引入真实法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法律思维能力。法学院开展“学法知法守法,成长成人成才”主题团日、主题党课活动;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手绘国安心·共筑防护墙”主题党课活动。
各班级以主题班会、年级会等形式深入学习校规校纪,辅导员结合日常管理中的典型案例,详细讲解相关规定及后果,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采用班会、年级会、宣讲会等领学加自学的形式,开展校规校纪的日常化教育和“以案说纪”,筑牢学生的红线意识、底线思维。
主题党课、团课
主题班会
四、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打造特色活动
艺术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弘扬法治精神,点亮文明之光”海报绘画创作征稿活动,师生积极参与,发挥创意,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法治蓝图;外国语学院开展涉外法律知识培训,提升教师国际法律风险应对能力。
善水书院联合罗山县司法局,在校园内开展“法育青春,律动校园”活动,派发知识手册,通过法条讲解、知识问答的形式,引导广大同学主动参与法治学习;同时,组织志愿者到罗山县丽水街道司法所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暨街道法律顾问集中服务日相关志愿活动,协助基层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相关同志于社区进行法律援助咨询、普法宣传册派发等活动,形成了工作合力,拓展了法治教育的渠道。
海报绘画创作

街道社区进行志愿服务
通过本次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全校师生对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了显著增强,各学院以法治教育为抓手,将法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打造了“法治 + 专业”品牌,为培养具有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加强法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法治教育形式,丰富法治教育内容,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将法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培养具有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华水法治力量。
(供稿:狄梦让 编辑:狄梦让 摄影:各部门、学院、书院 初审:张兵建 终审:周海岭)